昨日,人民大會堂北門大廳,列席政協會議的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跟記者拱手打招呼。本報記者 薛珺 攝
“環境稅不是雪上加霜,而是規范并取代過去各項環境收費。”昨日,環保部副部長潘岳在進入政協會議的紅毯上駐足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此表示。
部分省市將綠色保險納入立法
昨天,盡管各路記者圍追堵截,但停下來接受采訪的部長級官員卻寥寥無幾。潘岳介紹了“綠色保險”政策的開展情況,稱已有部分省市將綠色保險納入立法,比如上海、湖南、河北、沈陽等地。據了解,綠色保險是一種由生產企業對可能發生的環境事故風險在保險公司投保,發生污染事故,保險公司將賠償部分損失,最高賠付可達500萬元。此舉可緩解污染事故發生后,大多數企業無力承擔的巨額賠償和污染治理費用。
潘岳對環境稅做了詳細解釋,他表示對于環境稅“大家有些誤解”。“認為環境稅會雪上加霜,其實它不是負擔上的又一個負擔,而是新桃換舊符,是對過去的各項環境收費的更好規范。”潘岳強調,當環境稅出臺的那一天,將是各項環境收費開始減免的那一天。
環境稅開征時間尚未明確
在談及環境稅開征時間時,潘岳并未給出明確時間表,但他連續兩次用了“緊鑼密鼓”一詞。“這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努力、溝通協調,財政部、稅務局和環保部緊鑼密鼓將環境稅放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據了解,環境稅主要是指對開發、保護、使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按其對環境資源的開發利用、污染、破壞和保護的程度進行征收或減免。上世紀90年代開始,英美德等發達國家按照“誰污染,誰繳稅”的原則開始征收環境稅。目前這些國家征收的環境稅主要有二氧化硫稅、水污染稅、噪聲稅、固體廢物稅和垃圾稅等5種,所得收入專項用于環境保護。 記者張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