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形成煤化工、煤電能源、新材料、生態農業、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等五大產業循環鏈
為早日進入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行列,長治市提出經過5年努力,到2014年基本完成實驗區各項建設實驗任務,把長治基本建成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一致,高度開放、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人民富裕、社會安定的工業新型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鎮特色化新型地區。近日,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考察組專家對長治進行了考察。
長治是一個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煤炭及其延續產業在全市經濟結構中占著絕對比重,長期粗放的經濟增長方式,也使得全市經濟發展形成了資源能耗高、污染排放總量較高、資源環境代價較高等問題,成為制約全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此,長治市提出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發展循環經濟為突破口,形成五大產業循環鏈。
煤化工產業循環鏈。依托天脊集團,在年產硝酸磷鉀100萬噸、硝銨20萬噸、苯胺13萬噸的基礎上,引進創新煤氣化綜合利用技術,抓好60萬噸煤制甲醇、苯胺擴建以及精細化工產品等項目,形成了煤-氣-化產業鏈;依托潞安集團,以煤液化為方向,培育煤-煤基合成油產業鏈;依托潞寶集團培育煤-焦-電-甲醇-化工產業鏈條。
煤電能源產業循環鏈。依托襄礦集團、沁新煤焦公司等企業開展的煤-洗選-煤矸石發電-延伸產業鏈;依托全國第一條100萬伏高壓輸變電試驗示范工程、50萬伏超高壓輸變電工程,形成了煤-洗選-坑口電廠-高附加值產業產品鏈。
新材料產業循環鏈。以長治鋼鐵集團H型建筑鋼、常平集團調整線材為龍頭的鐵礦-煉鐵-鋼材-高爐煤氣余熱發電和冶金礦渣綜合利用-建材鏈。以黎城粉末冶金、亞瑞粉末冶金為龍頭的鐵礦石-精礦粉-粉末冶金-壓鑄件和磁性材料鏈。以武鄉同翔鎂業、晉王鎂業、潞城大祥金屬鎂為龍頭的白云石-鎂-鎂合金鏈。以霍家工業公司等為龍頭的石灰石-電石乙炔-PVC鏈等。
生態農業循環鏈。依托屯玉種業、沁州黃公司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30萬畝玉米制種和小雜糧種植。依托世龍食品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豬、牛、驢等的規模化養殖和肉、蛋、奶的加工轉化。把畜禽等廢棄物加工成有機肥,促進種植業發展形成的良種-糧食種植-糧食加工-飼料-畜禽養殖-畜禽產品深加工-廢棄物處理鏈。利用農作物秸稈資源,通過秸稈青貯,生產青貯飼料,推進草食家畜的舍養,形成農作物秸稈-青貯-畜禽-過腹還田鏈。通過推廣和實施農村沼氣工程,形成畜禽糞便-沼氣-生物有機肥-無公害農產品鏈。
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循環鏈。城市生活垃圾-分揀-可利用廢物回收鏈,全市已有3個垃圾處理場投入運營,日處理生活垃圾800噸。污水-中水-再利用鏈,目前已建成污水處理廠4個,正在建設的污水處理廠3個,各縣區也都在積極規劃建設污水處理廠。
長治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園林城市。該市不僅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還擁有127個國家認證的綠色農產品和25個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目前,長治正在組織實施50個重大科技創新項目,進一步提升全市的特色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