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銀行河南省分行在支持地方經濟中,充分發揮信貸杠桿效應,積極探索“信貸調結構”推動“經濟調結構”的新路,支持河南經濟實現可持續“綠色增長”,分行自身結構調整和效益增長也取得顯著成效,以“雙調”獲得“雙贏”。
“‘雙調’是指我們按照總行有關要求,在積極地進行信貸結構調整的同時,履行社會責任,結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適時推動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實現‘地方經濟綠色增長’與‘中行效益科學增長’比翼齊飛的雙贏格局。”河南省中行負責人解釋道。
作為金融支持河南發展的主力軍,河南省中行對河南省情有著深入的分析。河南是能源、原材料大省,資源型工業占工業總量的比重大,而其中加工鏈條短、綜合利用程度低的采掘業、原材料工業占比尤重。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如果河南仍在原有經濟結構上發展,就會錯過這次“深度調整”的戰略機遇。
圍繞提升產業競爭力,使資源型工業由“重”往“輕”走,拉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了“三要”,即“要著力壯大戰略支撐產業”、“要積極培育戰略先導產業”、“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
而央行聯合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明確信貸投放對產能過剩行業要嚴格控制,加大對“綠色信貸”和重點產業的支持力度。
綜合各方面信息,河南省中行認識到,把銀行自身的信貸結構調整與地方經濟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已經不僅僅是形勢的要求,也是實現銀行自身與經濟共同發展的關鍵。
2009年上半年,位于河南周口的河南山都麗化工有限公司就嘗到了河南省中行“雙調”的甜頭。“我們是河南唯一一家生產農藥產品的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拳頭產品綠色無公害農藥具有高效、低毒、無殘留的特點,不僅符合行業發展趨勢,而且市場前景廣闊。”該企業負責人說,由于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資金缺口一度令企業上下急得團團轉。中國銀行周口分行在獲悉企業困難后,立即組織專人展開調研,分析授信可行性,并迅速將情況上報省行。在河南省中行領導班子的推動下,山都麗化工4700萬授信總量項目迅速獲批并順利放款,企業很快突破了發展過程中的資金瓶頸。
河南天冠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4家燃料乙醇試點企業之一,也是國家循環經濟首批試點單位之一。該集團開發的燃料乙醇項目,首開國內之先河,為綜合解決我國糧食過剩、石油短缺、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開辟了一條新路。天冠集團的發展一直受到中國銀行的關注,特別是在近年來,河南省中行多次采用綠色信貸模式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授信支持。
事實上,運用綠色信貸推動地方經濟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河南省中行授信工作的常態。河南省中行風險部近年來的歷次授信風險評審結果顯示:大力支持開發新能源和節能環保企業已是該行堅定不移的發展理念,省分行在這些‘綠色信貸’項目的審批上,從來都是一路綠燈。不但將‘綠色’標準擴展到全部授信客戶,而且通過不斷豐富授信品種,將‘綠色’概念深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全流程。
在發展綠色信貸、以“雙調”促“雙贏”中,河南省中行嚴把準入關,前移風險關口,將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準入標準,是否通過有關部門審批核準或備案、是否通過用地預審、環保影響評價、是否符合區域整體規劃和污染排放指標要求作為項目準入的重點審查內容,從源頭上防范環保風險。
近年來,河南省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不斷加快,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河南省行將太陽能發電、生物燃料、污水處理、火電脫硫等涉及新能源、環境治理、節能減排、從事循環經濟生產的企業和項目作為投放重點。同時,將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達標的優良中小企業作為信貸政策支持和傾斜的對象,調整優化信貸結構。隨著河南省中行不斷加大“綠色信貸”的投放,截至當年12月末,“綠色”貸款占該行全部貸款比重達26.73%,“綠色”授信占比提高13.51個百分點。
同時,河南省中行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向綠色信貸項目提供貿易融資、保函、票據等各項授信支持,以滿足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2009年該行批復上述表外項目授信43.86億元,較2008年增加26.32億元,增幅150.01%;其中批復新增40.14億元,較2008年增加32.88億元,增幅303%。2009年實際支持28.70億元,較2008年增加20.18億元,增幅171.66%。
在大力發展綠色信貸的同時,河南省中行還加大主動退出力度,壓縮紡織、化工、造紙等“兩高一剩”及經濟波動影響深的行業劣質授信,2009年,該行從“兩高一剩”行業41多家企業全額退出,近四年累計主動退出貸款金額達到42.29億元。
通過大力發展綠色信貸,以“信貸調結構”推動“經濟調結構”,河南省中行不僅實現了規模擴張,使資產質量有了大的提高,有力地改善了自身的資產結構,而且也發揮了綠色信貸的杠桿作用,一批具有自主創新、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特點的企業得到了支持,一批科學發展示范區和產業集聚區得到了支持,綠色信貸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催化作用已經顯現。而這些將不僅幫助河南在后危機時代新一輪競爭中找準定位,也將為河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后勁。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