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已是大勢所趨,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正加入數字化轉型浪潮。數字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升級,成為實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數字化轉型對于公司來說是一個整體的戰略,所有的戰略都需要分步驟、分階段,不可能一步到位。與大廠強調的“自上而下”模式不同,中小企業轉型需要結合“自下而上”。對此,魯邦通副總經理兼CTO陳小軍表示:“中小企業有自身發展的邏輯,其轉型一定是圍繞這個發展邏輯而展開,套用大企業的邏輯,只能造成‘揠苗助長’。”作為一家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廠商,魯邦通的業務覆蓋工業物聯網通信和邊緣計算產品的生產制造,也提供設備智能化和智能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
不存在完全標準,也不必完全定制
對于工業互聯網廠商而言,只有深入了解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痛點,才能對癥下藥,開出合適的藥方。但中小企業散布于各種行業,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自身的獨特性,行業之間差異化非常明顯。
不同的行業、場景差異,給企業和解決方案商帶來一個問題:標準還是定制?
從企業的角度看,定制更符合自身需求,但成本太高;標準化產品又怕不好用,效果欠佳。
從方案商的角度看,標準化成本雖低,但由于場景復雜,很難做出一套低成本、通用性極強的方案。
正如中國信息經濟學會數字經濟政策研究專委會主任蔡躍洲分析:“制造業不像消費互聯網涉及的場景較為簡單。不同行業都有其專有技術和行業特征,數字化轉型涉及的場景通常都會比較復雜。僅僅依靠編程程序員很難將相關技術、過程、功能用代碼直接實現。”
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求和方案商的供給,似乎成了一對內生性矛盾,難以化解。但這道題并非無解,關鍵在于如何看待標準與定制。
相似能力做標準,核心競爭力做定制
之所以會存在定制化,本質原因是每個行業的know-how不一樣,每家中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同,這就決定了方案商不可能做一套完全標準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對于廠商來說,標準化和定制化其實不是最核心的困擾,“最重要是幫助企業梳理出它的核心競爭力,并且通過技術去強化這個競爭力,讓它數據化、體系化地去流轉和運行下去,發揮出最大價值。”陳小軍表示。
行業里邊非常相似的能力,通用的技術,方案商就能夠做標準化;而那些屬于企業獨有的差異化能力和技術,就需要做定制化;二者應該結合起來。好比醫生給病人開藥,一些基礎疾病,如感冒咳嗽就可以標準化,但一些特殊的病,則需要開特殊的藥。魯邦通具備數字化技術和實體制造兩方面能力,這個特殊性,也為其投入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業務帶來獨特優勢。一方面,魯邦通基于自建的數字化工廠,生產物聯網硬件;另一方面,魯邦通基于自身工業物聯網平臺的研發能力,以及自主開發MES系統、工業低碼平臺等工業互聯網產品,“親自操刀”完成對自身工廠的數字化改造。
基于此,魯邦通對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難、難轉型”這道病癥的藥方,非常清晰明了。
作為從工業物聯網跨越到工業互聯網的解決方案商,魯邦通目前提供從工業物聯網通信和邊緣計算等產品,到設備智能化和智能服務的工業互聯網場景數字化解決方案,已應用到機器人、醫療設備、環保設備、
新能源裝備、電梯及特種設備等工業設備行業,以及企業生產制造的各流程。
以電梯為例,過去電梯的維護主要靠維修工人定期檢查,或者等設備出現故障以后才會進行維護。這種方式非常落后,設備出現故障極容易導致安全事故,并且出現事故之后,從發現到處理,存在時間差,這段時間很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魯邦通提供的多源融合智能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到電梯的運行情況,將數據傳送到云端,一旦出現故障,系統便會將事故信息推送給維修工程師,盡快解決問題。
具體到企業節點連接,魯邦通也通過5G通信、邊緣計算、智能感知與云端智能等技術,構建魯邦通智物協同云,幫助更多裝備制造企業實現“云邊端”融合并賦能行業場景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又比如,針對一家環衛設備企業管理全球部署設備、售后運維、備品備件,管理客戶訂閱數據等需求,魯邦通提供一套基于用戶角色及場景驅動的軟硬結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管理整個工業互聯網服務價值鏈,實現設備管理、售后運維管理、金融租賃管理一體化的制造業服務化轉型。“各類傳感器、邊緣設備,讓生產的各個節點連接起來,實現‘上網’,然后通過平臺把各種數據流轉起來,賦能舊業務、打造新業務,創造價值。”
就中小企業而言,必須適應生產方式智能化、產業組織平臺化、技術創新開放化等發展趨勢,積極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以適應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顛覆性格局調整和關鍵生產要素變遷。而魯邦通更懂中小企業的數字化需求,并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跑出了發展加速度,在技術攻關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希望未來,魯邦通能夠繼續發揮“專精特新”的企業靈魂,不斷探索創新技術,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小企業更好的實現數字化轉型。
關于魯邦通
廣州魯邦通物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工信部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專注于為行業客戶提供軟硬件結合的5G+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主營產品有工業無線通信和邊緣計算終端設備、電梯與特種設備行業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裝備制造業后市場服務解決方案。憑借自研的5G通信、邊緣計算、智能感知和低代碼平臺四大核心能力,助力行業客戶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經濟效益和實現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