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技術特點
? 霧化效果好,水霧顆粒直徑在1~10微米之間,霧量可調。
? 耗水量極低,對塵源點物料的水分增加量小于0.05%。
? 無二次污染,超聲捕塵技術無需清灰,將粉塵抑制在塵源點。
? 操控性好,可實現就地/自動/集中控制。
? 基建投資低,除塵設備占地空間小,無需建造專用除塵室。
? 能耗低,大幅度降低除塵運營成本,節省投資。
? 使用壽命長,檢修方便,維護費用低。
? 除塵效率在95%以上。
2.結構組成
超聲霧化抑塵裝置主要由噴嘴、水增壓系統、空氣增壓系統、管道及過濾系統、控制系統等組成。
對于可密閉產塵點,如皮帶機頭、落料點、振動篩、給煤機等,通過在產塵點加裝集塵罩及密封,并在集塵罩上布置若干超聲霧化抑塵共振組件,通過對噴霧角度及霧量的預調節整定,使生產過程中霧量與粉塵量達到合理配比,隨煤流就地沉降,從而獲得最佳除塵效果。
對于敞開式(開放式)產塵點,如汽車受煤坑、火車(汽車)裝車點、翻車機等,通過在產塵點上方(或四周)設置超聲霧化抑塵共振并聯裝置(有些可配裝擋塵簾),通過對噴霧角度及霧量的預調節整定,使產塵點上方(或四周)產生霧屏(或與擋塵簾配合對產塵點密封),阻斷粉塵的擴散路徑,將粉塵就地降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