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十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指導意見》。
一、構建系統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強調提升再生水利用效率
文件要求到2025年,全國污水收集效能顯著提升,縣城及城市污
水處理能力基本滿足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水環境敏感地區污水處理基本實現提標升級;全國地級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5%以上,京津冀地區達到35%以上;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畜禽糞污和漁業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污水資源化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基本建立。
到2035年,形成系統、安全、環保、經濟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文件主體強調了構建系統化的污水資源化利用體系,提升污水收集及處理能力,尤其強調提升再生水的利用效率指標,對缺水城市及京津冀地區的再生水利用率提出更高要求,表明了節水、治理均衡發展的治水思路和頂層設計。
二、推進重點領域污水資源化利用及實施重點工程,再生水市場有望進一步釋放
文件要求加快推動重點領域,包括城鎮生活污水、工業廢水、農業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并就不同領域水資源化利用方式提出分類建議及宏觀指導,同時要求實施重點工程項目和試點以做示范,以期后續的推廣普及。一系列頂層設計和政策思路對水環境治理及利用做出計劃性、系統性的明確指導,后續再生水利用及相關污水處理業務發展有更為明確方向,市場需求有望進一步釋放。
三、完善財金政策,構建健全價格機制推動
財政經濟上明確將加大中央財政資金對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投入力度,支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符合條件的污水資源化利用建設項目,鼓勵地方設計多元化的財政性資金投入保障機制。鼓勵企業采用綠色債券、資產證券化等手段,依法合規拓寬融資渠道。穩妥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試點。探索開展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擔保。落實現行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等等。財金制度鼓勵各類社會資本采用多元方式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參與投資,有助于緩解政府財政壓力,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帶動污水資源化利用的提質增效。
《意見》提出建立使用者付費制度,放開再生水政府定價,由再生水供應企業和用戶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自主協商定價。市場化的定價方式以及鼓勵政府付費的方式將更有助于價格機制的梳理和完善,對相關業務的開展更有效率。
綜上,政策設計將利好我國污水資源化利用格局的構建,從量化目標到構建方式、重點推進領域均指明方向,導入更為市場化機制落實財金制度和價格機制利于帶動多元主體參與污水資源化投資,相關市場有望進一步釋放和規范化。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