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重慶、沈陽、哈爾濱、南昌、蘭州、深圳等七城市副市長昨天在此間舉行的“無煙環境促進項目”啟動會上公開承諾:制定、修改地方“室內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止吸煙”法規,推動《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進程,確保實現百分之百無煙環境。
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與國際防癆與肺部疾病聯合會合作開展的“無煙環境促進項目”,以加強國家控煙辦公室組織管理能力,全面創建無煙環境為目標,提高公眾對吸煙及二手煙危害認識,改變敬、送禮品煙的社會習俗;推動禁煙法規有效執行,確保醫療、教育機構、行政辦公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及室內等候室、售票廳等實現百分之百無煙環境。
同時,通過建設控煙法律工作和媒體網絡,有效動員全社會支持無煙環境的創建,降低人群二手煙暴露水平;為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衛生服務中心把煙草控制作為預防慢性病重要舉措提供經費保證。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指出,中國控煙工作起步晚,很多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禁止吸煙的法規形同虛設,與《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還有相當大差距;吸煙與被動吸煙導致的巨大社會成本,已成為制約社會發展的巨大阻礙。
煙草危害已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全球吸煙者超過十億人,其人均期望壽命要比非吸煙人群平均縮短十到十五年,每年約五百四十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
中國內地約有三點五億煙民,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的疾病,還有超過五點四億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危害,每年僅因二手煙暴露導致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達十萬人。
中國衛生部、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官員、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世界肺健基金會、無煙草青少年運動、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全球控煙研究所的專家以及七城市的代表三百余人出席了啟動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