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是我國深入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最新消息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按照既定規劃完成了試點省份的垂直改革工作,下一步,將推向全國并在2020年之前全面完成。
2016年9月14日,《關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標志著環保垂改工作的正式啟動實施。按照《指導意見》提出的要求,力爭在2018年6月底之前完成全國省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工作。這份關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現如今進行的怎么樣了?
據中國環保在線了解,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圍繞中央體制改革要求,強化組織領導,完善頂層設計,全方位推動垂直改革試點工作。截至2018年6月,已經完成包括重慶、河北完成垂直改革實施方案備案工作,一批省份完成省內方案審批,基本上達成了預期目標。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向高質量階段轉型升級,環保作為高質量發展目標及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受重視程度日益提升。然而環保部門所處的尷尬地位,使環保工作無法正常有序進行,大大阻礙了經濟轉型升級。
長久以來,環保部門是地方政府行政部門的下屬,領導由地方領導任命,經費由地方政策撥付,因此不得不受制于地方政府,按照地方政府辦事。
所以才有那位匿名環保局長的訴苦:“去年從外縣調來了一位主要領導,上班第一天就私下找我談話:從某個角度講,你的政績和我的政績是沖突的,你若是敢影響我的政績,我必……當然,兄弟你委屈幾年,我必有厚報!”
部分地方奉行“GDP至上”主義,犧牲環境換取經濟增長,大量引進高耗能與高污染項目,嚴重破壞環境。而地方環保部門嚴打環保勢必影響人事升遷,不管又必遭到人民群眾唾罵。因此,環保垂直管理改革,是中央機構改革大背景下的必然。
按照《指導意見》的要求,垂直改革后的地方環保部門將發生巨變。縣區環保局由地市級環保局管理,部門領導人員也由地市級環保局任免;地市級環保局領導班子成員任免則由以省級環保廳(局)負責,并由其直接管理。
由此可以看出,環保垂改與一般的制度改革截然不同,它既動了體制,又動了機構和人員,并涉及到環保執法、監察、監測、許可等制度重構,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是地方環保體制的一項根本性改革。
綜合各大媒體報道,老崔分析認為,環保垂改的推進已經對生態環境管理體制中的部門職能交叉、監管力量分散及九龍治水等弊病起到不容置喙的“藥效”,大大制約了阻礙環保推進的地方利益保護問題。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馬勇指出,“全國實施肯定是大勢所趨,現在要考慮的是頂層設計問題,一定要及時總結試點省市的工作,尤其是經驗和教訓。”據了解,按照中央要求,在2020年之前,將依據“成熟一個、備案一個、啟動一個”的準則,驅動試點省市室外的地區推廣環保垂改工作,確保垂改任務的順利完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