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治理施“魔法” 礦山修復添新綠
發布時間:2017-9-22 來源:浙江日報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碧空如洗。長興縣煤山鎮獅子山西麓7萬平方米的山坡上樹茂草密。山坡腳下,一汪碧清的潭水里映出了草木的倒影,綠影婆娑。而在兩年之前,這里還是一個廢棄的礦山。這座獅子山現今與昔日的對比,....
金秋九月,秋高氣爽,碧空如洗。長興縣煤山鎮獅子山西麓7萬平方米的山坡上樹茂草密。山坡腳下,一汪碧清的潭水里映出了草木的倒影,綠影婆娑。而在兩年之前,這里還是一個廢棄的礦山。
這座獅子山現今與昔日的對比,是長興礦山變化的一個縮影。曾經礦產行業留下的“傷痕”,如今正在修復和恢復生機,長興生態治理這根“魔法棒”正讓一座座廢棄礦山重披綠裝。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有人說,長興的發家史就是在一聲聲的炮聲中炸出來的。這個位于太湖南岸的小縣城一直是浙江省的礦業大縣,礦山企業一度多達600多家,礦點遍地開花,建材成為當地的“第一桶金”。
到了2000年,為了保護環境,長興加大礦山關閉力度。同時,一場廢棄礦山治理戰在長興打響。
長興縣委、縣政府正視面臨的困境,把礦山生態環境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從2012年開始,全力推進廢棄礦山治理和在采礦山生態環境建設。從2015年開始,長興堅持“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宜建則建、宜耕則耕”的原則,采用政府投資和吸收民間資本等多種籌資渠道,通過景觀再造、礦地復墾、邊坡治理、礦地利用等形式,對廢棄礦山進行分類治理。
和平鎮虹東礦原來有5個采礦權,開采標高不一致,因此采石時形成了若干礦坑,形成大量積水,區域內最大高差達到10米左右。為了治理該礦區,除了對邊坡進行復綠以外,長興還將山腳下的土地進行復墾,復墾總面積為690畝,規劃新增水田558畝。隨后,長興“清水入湖”項目挖出來的淤泥就被一車車運往虹東礦,在這里填埋成為新的種植區。該項目今年10月將申請驗收。
據統計,從2005年至2012年,全縣總投資7900多萬元,共對歷史關閉的122個礦點進行了復墾,復墾總面積6673畝,新增耕地面積5989畝。
如今,在已關閉多年的陳灣石礦旁,投資200億元的上海龍之夢項目正在緊張而有序地建設中;李家巷鎮黃石山原本是一個開采了幾十年的建筑用石料老礦山,如今這里已是長興的碳酸鈣基地,入駐企業5家;和平鎮五洲礦區也是一個石灰石開采的老礦點,2006年鎮政府進行礦地平整,形成1000畝的工業用地,目前已落戶企業11家……短短幾年時間,長興的“白頭山”不僅披上了綠裝,而且還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從復綠到復墾,從旅游到工業用地,長興的礦山面貌已經煥然一新。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