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嘉興港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為深化嘉興市
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加快推進光伏發電應用“進園入企”工作,現將《嘉興市推進光伏發電應用“進園入企”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附件:《嘉興市推進光伏發電應用“進園入企”工作方案》
嘉興市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7年6月14日
附件
嘉興市推進光伏發電應用“進園入企”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嘉興市推進“光伏+”行動方案》,進一步加快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在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和工商企業的規模化應用,現就我市推進分布式光伏應用“進園入企”,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要求
進一步深化嘉興市光伏產業“五位一體”創新綜合試點,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示范先行、有序推廣的原則,以統籌開發區(工業園區)屋頂資源為基礎,以協同開發建設為路徑,以融合能源互聯網+為特色,推進光伏發電應用“進園入企”,重點推動具有穩定用電負荷、連片屋頂資源的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和企業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促進園區能源結構優化調整和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二、主要目標
(一)總體目標。通過三年時間,到2019年全市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內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比例達到100%,省級及以上開發區全面打造成為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園區,建設一批規?;植际焦夥l電項目,3000平方米以上工業企業屋頂實現全覆蓋,探索適應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的技術、管理和運營模式,切實提升我市光伏開發應用水平。
(二)階段性目標。2017年重點在16個國家級、省級開發區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其他工業園區同步實施,逐步形成一批規模化應用示范園區和示范小鎮。目標到年底全市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內工業企業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比例達到30%以上,安裝光伏發電總面積達到200萬平方米,新增光伏應用裝機容量150兆瓦以上。
三、重點領域
(一)建設一批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園區。選取16個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即: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商務區)、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平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秀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嘉興港區(乍浦經濟開發區)、秀洲經濟開發區、姚莊經濟開發區、獨山港經濟開發區、海鹽經濟開發區、百步經濟開發區、海寧經濟開發區、桐鄉經濟開發區、海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農發區)、南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嘉興科技城)海寧經編產業園區、桐鄉濮院針織產業園區等16個園區先行開展分布式光伏應用“進園入企”工作,優先落實扶持政策,重點跟進項目實施,力爭到2019年全面建成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園區。鼓勵其它工業園區根據自身條件,積極爭創。
(二)重點推進區內企業分布式光伏建設。各開發區(工業園區)內年綜合能耗5000噸標準煤以上且具備光伏發電條件的重點用能企業,要全面推進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光伏應用開展情況納入企業
節能減排任務和績效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未建設的建議不予列入綜合評價A類。支持新建的年綜合能耗超過1000噸標準煤或屋頂面積達3000平方米以上且具備光伏發電條件的工商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照光伏建筑一體化要求進行設計和建設光伏發電系統,進行能耗減量置換。對力爭在2019年底實現園區內重點用能企業和新建建筑光伏應用全覆蓋。
(三)鼓勵開展非工領域小型分布式光伏應用。支持在園區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科研單位、車站停車場和居民住宅等建筑屋頂、外立墻面及玻璃幕墻建設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園區道路、公共綠地的照明設施,優先采用
太陽能光伏照明系統,并對現有設施逐步進行改造。園區道路兩側建筑物夜景亮化工程應大力推進光伏發電應用。到2019年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園區內非工領域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和光伏照明應用規模不少于5兆瓦。
四、主要任務
(一)創新多元化建設模式。全面排摸園區內工業企業可利用光伏發電屋頂資源,建立健全各開發區(工業園區)屋頂資源數據庫,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創造條件。支持建設模式創新,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基礎上,鼓勵專業化能源服務公司與園區、企業合作投資建設和經營管理分布式光伏發電及相關設施,將BOT、EPC、EMC、PPP等模式引入分布式光伏應用領域,支持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積極開展業主回購、融資租賃等建設模式創新,具體由雙方協商議定,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合作模式,明確利益導向,實現多方共贏,推動項目落地。
(二)探索專業化服務模式。鼓勵各示范園區建立電網接入申請、并網調試和驗收、電費結算和補貼發放等相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備案、竣工驗收、質量控制與監管等一站式服務體系,成立由園區管委會、投資方與第三方運維企業共同參與管理的專業運維服務公司,統一負責轄區內所有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電費結算和建設服務。鼓勵示范區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照統一標準規范開展項目設計、施工、建設、管理及運營服務,推動形成專業化服務能力。
(三)建設園區級智能電網。在秀洲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基礎條件好、意愿性強的示范園區內開展園區級微電網示范、光儲一體化試點建設,先行探索適應光伏
新能源發展的微電網技術及運營管理體制。積極推進光伏發電量直接交易試點,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園區依托區域性分布式電力交易平臺,探索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向同一變電臺區符合政策和條件的電力用戶直接售電模式,實現投資方、建設方、管理方和用戶的有效對接和分布式光伏發電就近消納。積極試點開展園區碳排放交易,探索碳減排交易或其他交易的模式和路徑。
(四)推進配套服務提升。推進適應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發展的金融模式創新試點,各開發區(工業園區)及時匯總上報達成合作項目情況,市光伏辦負責向金融機構推薦優質合作項目。鼓勵金融機構以及社保、保險、基金等資金在獲得合理回報的前提下為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提供低成本融資,鼓勵眾籌等創新金融融資方式支持企業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五)實施區域協同創新。加快光伏技術與各領域的融合創新發展,引導產業上下游企業實施協同開發、集成創新,開發適用于更廣泛領域的創新產品。各開發區(工業園區)可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創新支持發展方式,優先扶持地方光伏企業,加強光伏生產企業、電站開發商和工程服務商的協作,積極發展電站咨詢、設計和工程承包等相關業務,提高全產業鏈盈利能力。支持以秀洲光伏小鎮為樣板,構建以區域傳統產業為基礎,光伏各領域應用為特色,光伏創新研發為支撐,集商貿旅游、休閑等生活性服務業于一體的有機產業生態系統。
五、工作步驟分為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全面推廣三個階段。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7年7月)。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宣講和技術培訓活動,組織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及入園企業開展實地參觀交流和現場推廣,學習其他園區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調查了解園區內屋頂企業構成情況,明確推廣應用工作方向。市光伏辦于7月底聽取16個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光伏應用調研開展情況的匯報。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7年8-12月)。各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根據園內企業分布、廠房屋頂構成等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推進目標和具體計劃,搭建園區現有屋頂資源信息平臺,分別規劃收儲一批具備建設條件的屋頂,在全市層面組織1-2次園區和分布式光伏項目投資方對接活動。有條件的園區鼓勵推行光伏屋頂資源統籌租賃機制。
(三)全面推廣階段(2018年-2019年)。總結實施工作經驗,適時召開全面推廣現場會,把重點實施園區的工作經驗推廣至全市各類工業園區,轉化為長期性、常態化的工作推進機制。市光伏試點工作領導小組適時檢查工作進展情況,每年組織評選一批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園區進行通報表彰。
六、保障措施(一)加強統籌協調。開發區(工業園區)管委會統籌領導轄區分布式光伏發電推廣應用工作,負責成立光伏應用推廣相關協調機制,統籌規劃管理園區屋頂資源,制定協調相關政策,明確光伏建筑標準規范,協調推動項目備案和電網接入手續。園區管委會要制定本級分布式光伏發電財政補助資金使用辦法,對轄區內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專項補貼。
(二)加強考核督查。將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推廣應用情況納入各開發區(工業園區)節能降耗目標責任制考核,光伏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對各開發區(工業園區)有關主體開展項目建設情況進行督查,并將根據年度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表彰,對規模化程度高、示范帶動作用強的開發區(工業園區),授予“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園區”稱號。
(三)加大宣傳推廣。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作用,多渠道、多方式加大光伏應用宣傳力度,開展光伏應用“進園入企”新典型、新模式、新機制的宣傳推廣,倡導開發區(工業園區)和工業企業綠色發展,激發園區企業投資和推進光伏應用的積極性,營造濃厚的社會氛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