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與實施細則劃定目標,中央督導與環保核查確保落地。“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及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分別制定十三五期間的環境治理目標、產業發展目標和技術指引,此外細分領域也出臺規劃。當前中央持續督導,監管體系趨于完善,環保核查力度空前,政策執行落地預期加強。
固廢:土壤修復催化,新型固廢興起行業進入加速期。土十條落地,土壤修復市場啟動。
代表公司:博世科、高能環境。危廢行業持續整合,危廢處理龍頭東江環保保持較高增速,焚燒發電類公司逐漸進入業績釋放期。整個固廢行業平均增速38%高于2015年33%增速。
環境監測:最嚴環保政策落地,監測數據質量需求提升釋放行業機會。監測行業體制改革已經拉開序幕,VOCs趨勢明確,未來龍頭公司有望受益。監測行業平均增速26%相較2015年31%增速下降,業績分化加劇。代表公司:先河環保、漢威電子、聚光科技、雪迪龍。
水處理+水務運營:PPP落地加速共振提標改造,行業增速環比大增。PPP是未來環保行業的主流模式,水處理為最受益的領域。十三五規劃定調發展需求,污泥處置設備相對不足,后期彈性巨大。水處理行業平均增速31.27%遠高于2015年10%增速,代表公司:萬邦達、碧水源、興源環境、博世科、中金環境。水務運營基本格局劃分初定,進入穩定增長期。
代表公司:重慶水務、武漢控股、興蓉環境,平均增速15.73%略高于14%。
大氣治理:傳統煙氣遇瓶頸,行業發展減速,非電領域潛力巨大。大氣治理行業平均增速13.47%大幅低于15年增速59%,傳統脫硫脫硝業務進入衰退期,超凈排放臨近高峰期,后期非電領域煙氣治理具備潛力。代表公司:清新環境、龍凈環保、遠達環保。
我們預計,環保行業重點公司2016年年報業績情況如下:
(1)累計同比增長超過100%的公司預計有2個:興源環境(0.45元,125%,低于預期)、盈峰環境(0.35元,125%,符合預期).
(2)累計同比增長在50-100%的公司預計有7個:巴安水務(0.31元,80%,低于預期)、聚光科技(0.95元,75%,符合預期)、中金環境(0.74元,74%,符合預期)、國禎環保(0.42元,70%,符合預期)、理工環科(0.44元,65%,符合預期)、高能環境(0.50元,55%,符合預期)、雪浪環境(0.73元,55%,符合預期).
(3)累計同比增長在30-50%之間的公司預計有10個:博世科(0.45元,48%,符合預期)、清新環境(0.70元,48%,符合預期)、龍馬環衛(0.78元,40%,符合預期)、南方匯通(0.27元,37%,低于預期)、首創股份(0.15元,35%,符合預期)、瀚藍環境(0.71元,35%,符合預期)、東江環保(0.51元,35%,符合預期)、碧水源(0.59元,35%,低于預期)、中國天楹(0.24元,31%,符合預期)、環能科技(0.37元,30%,低于預期).
(4)累計同比增長在0-30%之間的公司預計有9個:先河環保(0.32元,27%,符合預期)、天壕環境(0.19元,24%,符合預期)、龍凈環保(0.60元,15%,符合預期)、興蓉環境(0.32元,15%,符合預期)、華西能源(0.31元,15%,低于預期)、清水源(0.21元,15%,低于預期)、中電環保(0.22元,10%,低于預期)、重慶水務(0.34元,5%,符合預期)、武漢控股0.47元,1%,符合預期).
(5)累計同比下滑的公司預計有8個:萬邦達(0.30元,-1%,符合預期)、漢威電子(0.23元,-15%,低預期)、雪迪龍(0.35元,-20%,符合預期)、津膜科技(0.14元,-25%,低于預期)易世達(0.04元,-40%,低于預期)、華測檢測(0.12元,-45%,低于預期)、遠達環保(0.18元,-50%,符合預期)、科融環境(-0.16元,-536%,低于預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