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類融資
股權類融資也稱直接融資,是指環保企業(或項目)直接吸收機構或個人(稱作投資人)的投資,從而合伙經營的一種融資途徑和方法。投資人按照“共同投資、共同經營、共擔風險、共享利潤”的原則,將其資金直接投資到環保企業(或項目)上,環保企業(或項目)不支付資金利息。直接融資不但可以有效籌集到資金,還可以充分發揮人才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對各種資源的利用和整合,盡快形成規模生產,取得盈利能力,從而降低投資風險。
股權類融資的方式有:
第一、發行股票。通過國家的相關證券投資機構直接向社會上的自然人出售股份,發行社會公眾股票并成立股份制企業而進行的融資;發行股票后的股份公司,可以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的股票可以買賣流通,然后還可以進行新的融資活動。近兩年,由于有眾多企業需要發行股票進行融資,國家相關審批機構的手續復雜而緩慢,發行股票的融資方式難度較大。
第二、環保企業的合伙發起人投資。直接吸收投資人作為合伙發起人,按照《公司法》成立有限責任公司,這些發起人將成為企業的長期投資人(或者股東)參與企業的運營和管理,從而使得環保企業(或項目)進行有效融資的行為;現階段最時髦的發起人融資模式是PPP融資模式,也是國家近期最倡導的投融資模式。但是,投資方的合伙發起人如果個個都是老板,容易產生意見分歧,降低辦事效率,也有可能因為權利與義務的不對等而產生合伙發起人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合伙發起人投資合作基礎的穩定,從而影響到環保企業(或項目)的正常運營;因此,嚴格按照《公司法》建立一個合理高效的企業頂層組織管理機構(如董事會、股東大會等)對企業的運營非常必要。
第三、吸收風險投資的融資方式。風險投資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風險投資家以參股的形式進入環保企業(或項目)之中,風險投資比較青睞高科技的環保企業(或項目),風險資本的主要來源是由富有的個人、政府、企業、機構投資者、商業銀行、境外投資者等出資人的資金組成的風險投資基金。 風險投資家們更關注環保企業(或項目)的贏利模式和環保企業(或項目)的管理經營者的運營能力。
第四、對環保行業共同投資基金的融資。如中國PPP基金,國際金融公司,以及國內外環保行業共同投資基金等。這些投資基金往往投資所占股份較少(10-25%),有利于環保企業(或項目)按照自己的產業運營思路進行經營管理。
第五、發行環保產業信托投資基金進行的融資。對于收入有政府的財政擔保支付、盈利穩定的環保項目,還可以通過委托專業的信托投資機構發行環保產業項目信托投資基金來進行融資;發行環保產業信托投資基金進行融資的優點是融資成本較低,融資的數量較大,有利于大型環保產業項目的投資使用;缺點是操作手續繁瑣,需要大量資產做為抵押物以及必要的政府擔保。
第六、互聯網融資。互聯網融資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手段發展的很快,但有時會受到金融監管政策的嚴厲管控,政策風險較大。對于許多環保企業來說,項目起步階段尋找風投或者民間資本失敗,互聯網就成為他們融資的最終選擇。p2p、投融資信息服務、眾籌模式等一些列互聯網融資渠道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作為創新事物,互聯網融資無疑對現行法律帶來一定挑戰,實際操作時如何做到透明、誠信、公平還有許多待解的難題。作為融資者,應選擇信譽較好、行業排行較前的知名平臺進行融資。
第七、環保企業的股權托管融資。股權托管交易中心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自2012年起,國內已陸續建成近二十家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為環保企業的股權托管融資打開了方便之門。
第八、資產置換的融資方式。環保企業(或項目)可以將自己的環保產業資產與想參與環保產業領域投資的實力企業的現金資產進行置換,從而得到現金實現融資。
第九、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融資方式。環保企業(或項目)將環保產業概念通過資產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引入到上市公司,使之成為環保概念企業,上市公司再通過證券交易所發行股票進行融資;該種融資手段也被稱作資產證券化的融資途徑。
債務類融資手段
第一、銀行貸款。銀行貸款可以被稱為環保企業(或項目)融資的最常見的融資手段,通常包括以下幾項貸款品種:
信用貸款,指銀行僅憑對借款人自己資信的信任而發放的貸款,借款人無須向銀行提供抵押物或尋找擔保人。對于規模太小的環保企業特別是初始創立的環保企業(或項目)來說,由于信用缺陷和實力缺陷,這類企業還不能成為商業銀行的客戶,通過信用貸款來融資的可操作意義不大。
抵押貸款,是指借款人憑借自己所擁有的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設備、股權、有價證券、債權(包括應收賬款)、存貨等資產進行抵押而從銀行獲得的貸款;近幾年來,由于環保企業(或項目)特許經營方式的出現,企業也可以利用特許經營權作為抵押品來進行貸款融資;而在操作擁有特許經營權的環保公司(或項目)(大多數的投資形式是屬于BOT、TOT項目)的資產抵押貸款融資時,因為這類項目合同中往往有對投資運營單位的資產限制性條款,在進行融資時需要得到政府的同意,但很多政府不愿意出具同意書導致項目融資失敗。
擔保貸款,是指銀行憑借借款人尋找的擔保人的信用為擔保而發放的貸款。從目前調研到的擔保貸款項目來看,多數為上市環保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為其子公司做擔保人而進行的擔保貸款融資業務。
貼現貸款,是指借款人在急需資金時,以未到期的商業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而融通資金的貸款方式。貼現貸款的融資手段在環保企業(或項目)中使用的較少。
在此提醒環保企業(或項目)管理者對于銀行貸款的融資方式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因為申請銀行貸款除了與銀行打交道,還要經過工商管理部門、稅務部門、中介機構等。手續繁瑣,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對貸款的成功申請都會產生影響。
第二、民間資本的借貸。民間資本的借貸融資操作程序較為簡單,融資速度快,門檻也較低。在此需要提醒的是,通過民間資本的借貸進行融資的環保企業(或項目)經營者在融資的時候雙方應把所有問題擺在桌面上談,并清清楚楚地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此外,還需要對民間資本領域進行周密的調研,才能保證融資的順利完成。民間資本的借貸融資的利率一般較高,對低利潤的環保企業(或項目)是不太理想的融資渠道。
第三、融資租賃。融資租賃是一種以融資為直接目的的信用方式,表面上看是借物,而實質上是借資,環保企業(或項目)以租金的方式將租賃資產分期償還給租賃公司。
在此提醒,融資租賃這種融資方式,比較適合需要購買大型設備的初創環保企業(或項目),但在選擇時要挑那些實力強、資信度高的租賃公司,且租賃形式越靈活越好。隨著融資租賃業務的開展,有實力的融資租賃機構的數量逐漸增多,環保企業(或項目)通過融資租賃這一手段進行融資變得相對容易。
第四、發行企業綠色債券。環保企業(或項目)也可以通過專業機構代理,幫助發行企業綠色債券進行綠色融資。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是近年來非常時髦的一種融資方式,融資成本較低,投資者的認購積極。根據發改委提供的可靠數字,自2015年國家開始審批發行綠色金融債券以來,共計發行超過1500億元人民幣的綠色金融債,極大地支持了
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其他類融資
第一、政府的財政撥款:政府為了鼓勵某一類環保企業(或項目)的實施運營而發放的專項投資基金。
第二、政府的獎勵資金:為了鼓勵一些環保領域或某些先進的環保技術的實施而設立的專項獎勵資金。
第三、社會團體的捐助資金。
總之,環保企業(或項目)的融資,要多管齊下,千萬別吊死在一棵樹上,這樣才能多多益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