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兩口過日子一向精打細算,其實就是不愿意多浪費錢,沒想到這些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就是現在全球提倡的‘低碳’生活方式!”這幾天,家住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濱河社區的王雙吉特別高興,退休以后,每天準時收看新聞聯播的他這幾天學會了一個新名詞:“低碳”。出去遛彎時他也不忘跟老鄰里們炫耀一番:“這幾 天看新聞了嗎?哥本哈根的那個全球氣候大會,各國爭論的可厲害了,現在倡導‘低碳’呢。一開始我還琢磨著‘低碳’是什么高科技產品呢,鬧了半天就是提倡節能環保。這么一說,咱就是‘低碳’人!”
在濱河社區的一幢不足40平方米的平房內,71歲的王雙吉一家7口人一住就是35年。期間,單位幾次為住房困難的職工調整住房,不少人家都搬上了樓房??墒?,王雙吉對單位的關照就是“不感冒”。為啥?住在平房,門前有個小菜園,夏天可以自己侍弄點青菜,真正的綠色食品;冬天遛彎兒時撿一捆干樹枝、干樹葉就能燒開兩壺水,純天然生活方式,還有最大的好處就是屋子小可以節能。
在王雙吉家里,使用的照明燈是清一色的節能燈,而且最大的9瓦,最小的5瓦。在他的教導下,5個女兒家也統一使用節能燈,而且老人每月都要監督5個女兒家的用電量情況。起初,鄰居們笑話他家是關里人(指山海關里)太摳門,時間長了,鄰居們也紛紛效仿,不到天黑不開燈,出門隨手就關燈。
12月18日下午,王雙吉老人高興地掰著手指頭向記者一樣樣歷數著他家的“低碳生活”方式:“上早市、逛超市,我們老兩口一直都使用自己做的布袋,不只是節約三兩毛錢的事,也減少環境污染??!對一個普通居民家庭來說,一盞9瓦節能燈相當于一盞40瓦白熾燈。按照每天開燈4小時計算,只需半個月就能夠節省出1塊多錢的電費,一年下來,這一盞燈就能給家里省下20多塊錢,我家一共5盞節能燈,一年至少節省100多塊錢。另外,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也可以節約電量。”
他說,每次看完電視以后,別忘了要切斷電源。有不少人習慣于只關掉電視開關,實際上,這時候電視仍然在消耗能量。還有不少年輕人根本不注意工作和生活中的細節,其實,對于老百姓來講,“低碳”生活方式就是舉手之勞的小事,節約用水、節約用紙、節約用液化氣,這些都跟環保節能有直接聯系的。有不少年輕人在電腦關機以后,常年都不拔掉電源,處于待機狀態的電腦還在消耗能量。
“現在全球都在倡導的‘低碳’生活,這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每一個人自覺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低碳’生活是經濟的、環保的、生態的、健康的、自律的生活,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來營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