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法國總理菲永收到了他此次中國之行的第一個大單——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下稱“中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公司(EDF)將共同投資建設廣東臺山EPR第三代壓水堆核電站,該電站運營單位臺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同時成立。該公司由中廣核集團和EDF按7:3的股比設立,前者控股,注冊資本金167.4億元人民幣。
中廣核集團昨天向CBN表示,臺山核電合營公司是中法最大清潔能源合資企業,也是目前國內電力領域投資規模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
漫長的合作
臺山核電項目的合作可追溯到2007年11月,在彼時來訪的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推動下,中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阿海琺集團簽署總價值80億歐元(約合119億美元)的核電項目協議。該項目由阿海琺集團和中廣核集團負責具體承建。
阿海琺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羅薇中此前在接受CBN采訪時就曾表示,阿海琺將與中廣核集團合作建造兩個功率為160萬千瓦的核反應堆,同時提供足以使用到2026年的燃料。
根據雙方當時的“合營經營合同”,EDF將以合資企業的形式,與阿海琺、中廣核集團共同合資建設、運營采用歐洲先進壓水堆核電EPR技術的廣東臺山核電站一期工程(2臺160萬千瓦),EDF將持有合資企業30%的股份。
羅薇中稱,該項目預計2009年開工建設,2013年底正式投產運營。EDF將為本合同提供30%的資金。“80億歐元合同是阿海琺集團發展史上的重要一步,是法國核工業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一筆商業合同。”
“在建成兩座核反應堆后,將提供長達15年的燃料供應。目前合同協議截止到2026年。”阿海琺集團中國區總裁戴博仁此前在接受CBN專訪時透露。他告訴CBN,按照雙方協議,阿海琺將進行一些項目轉讓,包括原料加工技術以及一套濃縮鈾技術,并在合同期內提供鈾礦石,為此雙方又協議聯合成立一個生產鈾礦石的公司。
自主化程度提高
臺山核電站一期工程采用歐洲先進壓水堆技術建設2臺機組,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工程總投資約502億元。兩臺機組將分別在2013年底和2014年10月投入商業運行。屆時年上網電量約260億千瓦時。
中廣核集團董事長錢智民昨天在雙方簽約儀式上表示,除一期工程核島、常規島和輔助設施的土建工程已全面開工外,工程設計、設備制造、現場施工及國產化、自主化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與當年合作建設大亞灣核電站時期不同,臺山核電站工程采用中外聯合設計、合作制造的模式,工程管理、建安施工、工程調試和生產運營全部以我為主,部分技術借助外方支持。”中廣核集團在接受CBN采訪時表示。
根據中法雙方具體協議,臺山核電站核島的設計供貨由阿海琺集團與中廣核工程公司、中廣核設計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承擔,中方承擔的設計工作和供貨份額超過50%,主設備國產化比例達到50%;汽輪發電機組由東方電氣集團與阿爾斯通(ALSTOM)組成的聯合體承擔,中方份額達到2/3;常規島設計供貨由中廣核工程公司、中廣核設計公司、阿爾斯通及廣東電力設計院組成的聯合體承擔;電站輔助設施的設計供貨由中廣核工程公司負責。
中廣核意在“走出去”
臺山核電站此次規劃建設4臺壓水堆核電機組,一期建設2臺,采用EPR第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據中廣核集團的解釋,目前中廣核集團與法國電力公司已就EPR技術共享、共同開發國際核電項目等方面達成共識,為中國核電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創造了有利條件。
“采用合營方式建設臺山核電站,可以充分利用國際知名企業在核電站工程建設、運營管理及國際化發展方面的經驗優勢,吸收已開工EPR項目的建設經驗,降低項目風險,對提升中國自主品牌核電技術CPR1000的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水平,提高中國核電自主化水平,形成自主品牌的三代核電技術,將產生積極影響。”中廣核方面稱。
據廣東省的規劃,希望到2020年實現全省核電裝機容量達2400萬千瓦、在建1000萬千瓦的目標。對于廣東的核電大計,業界普遍認為發展重任就落在中廣核集團身上。而中廣核集團董事長錢智民此前在接受CBN采訪時表示:“中廣核集團有意上市,但具體的安排要等國資委審批,我們在做相關方面研究。”
附表_我國核電裝機容量變化(包括預計值)
資料來源:本報整理
年份 裝機容量
2005年 870萬千瓦
2010年 1200萬千瓦
2015年 3000萬千瓦
2020年 7500萬千瓦
2030年 1.34億千瓦
高永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