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中國城市規模化建筑節能投融資的挑戰與機遇

發布時間:2016-6-20 來源:保爾森基金會

最近,中國為應對氣候問題做出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承諾:去年12月簽署《巴黎協定》,承諾在2030年或之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今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確立了中國經濟的轉型之路將朝著更加可持續、低碳、服務型....
最近,中國為應對氣候問題做出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承諾:去年12月簽署《巴黎協定》,承諾在2030年或之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今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確立了中國經濟的轉型之路將朝著更加可持續、低碳、服務型的經濟模式發展。眼下的挑戰在于:如何將這些重大的高層承諾落地實施,尤其是在中國快速發展的城市中貫徹執行。

低碳轉型的趨勢

由于大量建筑聚集在城市,所以城市已成為碳排放的主要源頭。隨著中國城市經濟向服務型模式轉變,曾經主導城市經濟的重工業將逐漸被關閉或遷移,建筑占城市碳排放清單的份額將穩步增長。與此同時,城市規模也將繼續擴大:過去35年內已有5億人口遷入城市,“十三五”期間預計還將有1億人口遷入城市,這意味著更多的建筑以及更高的建筑能耗。



數據來源:MckinseyGlobalInstitute,PreparingforChina’sUrbanBillion

中國的某些特大城市已體現出這一趨勢。以北京為例,服務業占GDP比重超過70%,位居全國第一,50%以上的碳排放來自建筑物。上海中心城區的情況類似,上海長寧區建筑碳排放比重已達75%。

在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和服務型經濟轉型過程中,建筑將成為中國能否實現可持續經濟轉型平穩過渡的決定性因素,對中國履行碳排放承諾至關重要。就在幾天前,國際能源署署長法提赫?比羅爾(FatihBirol)警告稱,發展中國家的能源浪費和低標準建筑,將使全世界的溫室氣體高排放現象持續數十年之久;眼下,應對氣候變化的當務之急是必須確保這些建筑在能效和安全方面都達到高標準。

巨大的融資缺口

為了控制建筑的碳排放,中國的城市既需要推進高星級綠色建筑,又需要對數百億平方米既有建筑進行節能改造。但這些資金從哪里來?

根據保爾森基金會、彭博慈善基金會及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城市新建綠色建筑與既有建筑改造需耗資1.65萬億元人民幣(約2540億美元)。公共財政能提供的資金不到10%。過去八年中,中國對北方地區8億多平方米的居住建筑進行改造,這的確是一項重大成就,但政府補貼超過80%,使這種模式難以持續。中國還有數百億低效老舊建筑亟待改造。必須制定新的財政政策,開發創新金融產品和機制,以打破阻礙民間資本進入綠色產業的壁壘。


上圖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國城市建筑節能融資需求為1.65萬億元。(單位:億元)

此外,過度依賴公共財政和不合理的激勵結構導致政府干預過強,社會資本不愿意進入建筑節能市場。最終,資金短缺會使中國的城市建筑溫室氣體排放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峰值。

問題的根源有很多。建筑節能領域缺乏積極的、長期的政策引導,也令潛在投資者望而卻步。目前,中國綠色建筑在立法方面一片空白,也沒有走向零能耗建筑的長期路線圖。新建綠色建筑是開發商或業主的自愿性行為,而建筑節能規劃僅囿于五年期限。因此,企業不愿投資回報期超過五年的建筑節能技術及產品的研發。

此外,綠色建筑目前評價多依靠設計階段圖紙,很難保證綠色建筑實際運行后的綠色性能。這也是中央財政不愿落實財政激勵的原因之一。

信息不透明也增加了融資的難度。已有條例規定要求公示建筑能效數據,但從未切實執行。市場缺乏明確的建筑能耗信息,消費者也就無法發現節能建筑;節能服務公司無法找到高能耗的建筑;而業主也無法得知自有建筑的能耗水平。

解決之道

首先,政府應該制定長期的國家建筑節能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最終目標是零能耗建筑。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還應制定清晰的路線圖,強制性持續更新建筑節能規范。這將向市場發出明確信號,鼓勵社會資本和投資者加大對先進節能技術和創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

政府還應該采取多樣化和創新的融資工具,包括覆蓋全產業鏈的綠色建筑產業基金以及城市節能改造債券。同時,政府應給予經第三方認證的綠色建筑貼現貸款,以鼓勵開發商建設更多的綠色建筑。此外,政府還應敦促銀行向購買綠色住宅的消費者給予優惠貸款利率。報告建議,建立綠色建筑擔保機制,結合第三方評價機構體系,就能構建綠色建筑的增信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綠色建筑,也使得中央財政敢于采用各種獎勵補貼工具推廣綠色建筑。

國際金融界也能在這方面提供幫助,所以政府應該加強國際合作,利用國際綠色貸款和綠色基金。中國還應該考慮對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在投資國內建筑節能改造或綠色建筑項目時,放寬投資額度限制以及資本匯入匯出額度限制等。

換言之,中國建筑節能市場的現狀是政府經常干預,缺乏長期的國家建筑節能政策,綠色建筑市場的潛在需求被壓抑,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不高。但中國已經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碳排放目標,發展建筑節能市場至關重要。建筑市場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回報和碳減排的機會,但若要充分發掘這些機遇和潛力,就要做到信息透明,制定以市場為中心而且協調一致的政策,這樣才能鼓勵社會資本踴躍投入。

關于作者

莫爭春博士是保爾森基金會北京代表處的執行主任,主要負責氣候變化和可持續城鎮化。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拉孜县| 玉门市| 游戏| 安多县| 锡林郭勒盟| 调兵山市| 丰镇市| 英山县| 宁蒗| 洪雅县| 海原县| 东城区| 孝感市| 固始县| 临汾市| 翼城县| 女性| 武隆县| 原平市| 读书| 杭州市| 手游| 嫩江县| 集贤县| 宁南县| 威海市| 阳新县| 星子县| 伊宁市| 陆良县| 丘北县| 开远市| 尚志市| 阿拉善盟| 汪清县| 郑州市| 江安县| 晋州市| 米脂县| 手机| 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