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世界矚目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拉開帷幕。以記者的觀察,這次會議在丹麥召開是“情理之中”的事,因為丹麥人在日常吃、住、行中處處透著“綠色理念”,稱得上義務的環保宣傳員。
美麗的丹麥
吃:綠色豬肉歐洲人搶著買
丹麥的國土面積很小,所以人們格外珍視每一寸種植糧食的土地。在該國,進行過采礦、鑄鋼等生產活動的土地,不消毒是沒資格干別的用的。種菜之前,農民會采用高溫、水沖洗或者生物分解的方法,把“臟土”徹底清潔一遍,消除污染隱患。為了防止“掛羊頭賣狗肉”的假冒“綠色食品”混進市場,丹麥人還發明了一種辨別儀器,能快速檢測出食品中是否殘留有化肥成分。
不少搬到丹麥的中國人告訴記者,他們來了之后嘴都被“養刁”了:喝的牛奶是從牧場運來15小時之內的;蔬菜是從田里摘下不到400分鐘的;水果買回來用手一擦就能入口……說實話,丹麥人的餐桌遠不及中國人的豐富,但吃得放心,是記者在當地感觸最深的一點。
丹麥人特別愛吃火腿,養豬業因此很發達。據統計,該國是世界上少有的豬比人多的國家。全國有1000多萬頭生豬,而丹麥的人口卻只有500多萬。為了減少養豬帶來的污染,丹麥學者呼吁把一部分豬圈遷到波蘭和羅馬尼亞。記者在丹麥日德蘭半島參觀養豬場時,發現當地農民為搞環保還發明了獨家的養豬秘方。他們給1萬多頭豬吃的飼料中添加了氨基酸,豬吃了這種飼料,糞便中的氮含量就會減少,從而改善了排泄物污染環境的問題。為了讓豬隨時呼吸新鮮空氣,豬圈頂部還安裝了價值10萬歐元的換氣扇。農場經理告訴記者,由這種“綠色環保豬”做的火腿口感特別好,每周都能收到歐洲各地的訂單,看似很高的飼養成本早就掙回來好幾倍了。
環保出行
住:每件家具都標著環保指數
剛到丹麥時,記者為裝修房間去買吊燈,一進門就看上了一盞設計極其簡約但個性十足的燈具,導購員說它叫“哥本哈根五角球”,是很著名的款式。后來記者才知道,哥本哈根是著名的設計之都,雖然不及米蘭、巴黎的奢華光環,但“丹麥設計”卻以環保、實用的風格影響著全世界人的生活,這一點充分體現在當地人的家居生活中。在丹麥買家具,除了看價簽,還有一個標簽是必看的,上面標明了這件家具的環保指數,它在丹麥像家電的質量認證和節能指數一樣重要。丹麥的木制家具很少刷油漆,一般使用自然的上蠟工藝,因此少了光鮮亮麗,多了回歸自然的親近感。
記者到丹麥朋友家做客,發現他們鋪的地板是用亞麻籽油、松香、米粉、黃麻等天然原料做的環保產品,據說從不需要打蠟,打掃時省時省力,將來還能降解再利用。這種地板現在在丹麥很常見。記者還看到一把奇怪的連體椅子,朋友解釋說這叫“交談椅”,是供一家三口人坐在一起聊天的。在日德蘭半島的城區,很多人家的屋頂上搭有木架子,一問才知,原來是給丹麥鶴筑巢孵蛋的地方。在丹麥沒有人養鳥,鳥兒只是遵循著生態規律繁衍生長。但無論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人們愛鳥護鳥的風尚。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