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照明產業的發展經歷了從普通照明、傳統高效照明到LED照明等新光源的發展階段,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照明電器生產、消費和出口國。LED照明產品逐步進入市場應用(見圖1)。預計2015年LED照明市場的份額將到30%左右,LED照明是最具競爭力的主流照明光源。

一、現狀與形勢
(一)產業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化技術不斷突破。LED芯片技術從無到有,LED芯片國產化率也在不斷提升。以生產型金屬有機物化學氣相沉積設備(MOCVD)為代表的關鍵設備進入試制階段;部分關鍵原材料實現國產化。
同時,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十一五”期間,我國LED照明節能產業年均增長35%以上,已成為LED功能性照明和景觀照明等產品的全球制造基地。區域分布上,珠三角、長三角、閩贛三大區域集中了80%以上的LED照明企業和產值。
此外,標準檢測認證體系逐步完善。標準、檢測和認證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成立了國家半導體照明標準領導小組,建設了一批LED照明國家級檢測機構,參與了國際LED照明產品測試比對,開展了兩岸LED照明檢測機構測試比對工作。啟動了射燈、筒燈、隧道燈、路燈、球泡燈等LED照明產品的節能認證工作等。
(二)面臨形勢
隨著技術日趨成熟和市場需求逐步啟動,LED照明節能產業將進入新一輪增長期,朝著更高光效、更低成本、更高可靠性和更廣泛應用方向發展。
1.國際競爭日趨激烈
近幾年,全球LED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增長率保持在20%以上。預計到2020年全球照明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億美元,LED照明市場有望達到750億美元,占全球照明市場份額50%。
目前,美國、日本在LED芯片等核心器件方面具有競爭優勢;歐洲在汽車照明及功能性照明方面具有競爭優勢;我國臺灣地區LED芯片制造、封裝的產能最大;韓國憑借大企業戰略顯現出后發優勢。專利、標準、人才競爭白熱化,產業整合速度明顯加快。
2.機遇與挑戰并存
我國LED照明節能產業發展面臨著重大歷史機遇。一是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創造了巨大的市場空間。二是發展LED照明節能產業是轉變發展方式及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實選擇。三是我國不斷加大LED照明產品的應用推廣力度,逐步擴大產品應用范圍,市場規模日益擴大。
同時,我國LED照明節能產業發展也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是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低,盲目投資、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較為嚴重。二是核心專利尚需突破,研發投入有待加強,MOCVD等關鍵設備仍然依賴進口。三是市場競爭無序,產品質量有待提高。四是標準、檢測和認證體系建設仍待加強,服務支撐體系尚需完善。當前是我國LED照明節能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加強規劃引導,對促進行業有序發展,支持企業做強做大具有重要意義。
二、目標與主要任務
(一)發展目標
根據國家發改委、科技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產業節能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15年,關鍵設備和重要原材料實現國產化,重大技術取得突破。高端應用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節能效果更加明顯。LED照明節能產業集中度逐步提高,產業集聚區基本確立,一批龍頭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研發平臺和標準、檢測、認證體系進一步完善。
其中,《規劃》指出到2015年,60W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全部淘汰,市場占有率將降到10%以下;節能燈等傳統高效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穩定在70%左右;LED功能性照明產品市場占有率達20%以上。
此外,LED液晶背光源、景觀照明市場占有率分別達70%和80%以上。與傳統照明產品相比,LED道路照明節電30%以上,室內照明節電60%以上,背光應用節電50%以上,景觀照明節電80%以上,實現年節電600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21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6000萬噸。
《規劃》同時指出LED照明節能產業產值年均增長30%左右,2015年達到4500億元(其中LED照明應用產品1800億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建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半導體照明產業集聚區。形成10~15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質量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
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以及標準檢測認證體系的完善成為《規劃》的關注點,《規劃》指出到2015年,LED芯片國產化率80%以上,硅基LED芯片取得重要突破。核心器件的發光效率與應用產品的質量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大型MOCVD裝備、關鍵原材料實現國產化,檢測設備國產化率達70%以上。建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研發、檢測平臺和標準、認證體系。
(二)LED照明主要任務
從《規劃》來看,推廣應用、產業創新能力、產業服務支撐體系成為LED照明的重要任務。從推廣應用的角度,室內照明產品,如LED筒燈、LED射燈、LED球泡燈、LED平面燈,室外照明產品LED路燈/隧道燈以及LED創新應用產品(主要應用在農業、醫療、通訊等領域)、OLED照明產品等被列為主要LED照明產品。
而關于提升產業創新能力,《規劃》則提出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加快LED照明核心材料、裝備和關鍵技術的研發。加強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積極發揮企業技術研發中心作用,提升LED照明節能產業的整體創新能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