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某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由于設備工藝流程一直缺乏更新,生產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時對于企業如何完成背負的節能減排目標始終不知從何下手。然而,通過節能服務公司1年多的改造,該化工企業不僅當年節能4.2萬噸標準煤,完成了節能減排的目標,同時生產單位產品的耗電量也下降63度,增加了3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而此項節能投資僅花費2000余萬元。
“這就是典型的合同能源管理。”北京思能達節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譚滿章介紹說,合同能源管理由于其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已逐漸成為國內節能減排市場的重要運營模式。
9月12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2012年以來政府密集發布了關于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其中僅節能環保重點項目的投入就將達到3.6萬億元。
7月2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涉及多個節能環保子領域,尤為引人關注的是重點提到要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在“十二五”期間,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節能服務業銷售額年均增速將保持在30%以上,到2015年,節能服務業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專家指出,作為一種市場化節能服務模式,合同能源管理在進入我國10多年后迎來快速發展期。
合同能源管理:已成為推動節能工作新興力量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Perfor-manceContracting,簡稱EPC,國內簡稱EMC)是指由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以節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資和獲得合理利潤。
業內人士表示,合同能源管理發展迅速,與政府對環境監管的壓力日益增加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密不可分。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會長王小康在接受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國務院發布的《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我國要實現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并且把任務落實情況納入地方政府績效管理,實行問責制,企業由此感受到強大的外部監管壓力;同時,由于宏觀經濟增速下降、產品利潤減低、能源價格上升等因素影響,企業必須放棄過去粗放的經營模式,特別是鋼鐵、煤炭、電力、石化、發電等耗能大戶,只有通過節能降耗方式進行精細化成本管理,提高生產科技含量,才能應對目前的挑戰。
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前來“淘金”。據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發布的2012年節能服務公司百強研究報告研究顯示,從2009年到2011年,全國節能服務公司數量從502家增到3500家,節能服務項目投資額從195.32億元遞增到412.13億元。同時,節能服務公司也逐漸向專業化方向發展,業務范圍逐漸擴展到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多個領域。
業內人士指出,民營企業已經成為節能服務產業的主體?!坝捎诠澞芊招袠I進入門檻較低,投資回報率也比較高,因此吸引了大量民營資本的涌入。”譚滿章指出,民營資本在國內一些新興行業剛起步時,往往會大量進入。
隨著節能服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以合同能源管理機制運行的節能服務公司已成為推動我國節能工作的一支重要的新興力量。據百強榜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節能服務企業百強公司中,民營企業有80家,共節能166.75萬噸標準煤,占到百強公司節能量的57.79%。
目前,合同能源管理的商業模式主要包括節能利益分享型、節能量保證型、能源費用托管型、融資租賃型,大部分節能服務合同是四種方式之一或者幾種方式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