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環境并不成熟的前提下,鼓勵個人購買電動汽車,行業躁動可見一斑
王麗歌
在上海嘉定汽車城工作的張霞今年4月初買了一輛中科力帆純電動汽車,原本想嘗個鮮,結果碰到了不小的尷尬。
張霞發現自己的電動車沒法在家充電。她的車只能由中科力帆的工作人員開回廠里進行充電,然后再送回來。
原來,張霞購買的中科力帆純電動車采用的是直流電充電模式,但在嘉定汽車城周圍,國家電網投建的充電樁都是交流電充電模式。
“購買之前,廠家承諾會在家里小區安裝直流電的充電樁,但是現在還沒有安裝。這輛車要用20安培的直流電來充電,家里現有的12安培的交流電無法充電。”張霞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而中科力帆方面則表示,這是因為國家電網未履行承諾建設直流電充電樁。
問題是,在用車環境并不成熟的前提下,鼓勵個人購買電動汽車,是否是負責任行為?這背后,其實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整體的躁動。
8輛電動車先上路
與其他的車企一樣,中科力帆的電動車項目主要是針對政府采購,之前并無對私人的銷售。
“不過上海已經被確認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城市,上海嘉定區為電動汽車國際示范區,我們有責任推動純電動車的運營。”上海國際汽車城有限公司總經理榮文偉告訴記者。
正是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嘉定汽車城和中科力帆等汽車廠商合作推廣電動車。根據這項計劃,在嘉定汽車城工作的消費者可以報名購買,政府可補貼10萬元。
“我家就住在安亭,工作也在安亭,購買純電動車就不用擔憂續航里程的問題了,而且用純電動車比較省錢,考慮后就買了中科力帆的純電動車。”張霞表示。
張霞購買的這輛中科力帆電動車7002EV(620純電動轎車),售價22萬元,政府補貼10萬,張霞自己只需出12萬。
張霞是上海第一批私人純電動車車主,和她一起購買純電動汽車的車主還有7個人,這些車輛來自中科力帆、奇瑞、眾泰與比亞迪四家在國內實現純電動汽車銷售的整車企業。
嘉定區是上海的汽車產業基地,也是上海市新能源汽車示范區之一。有消息稱,當地政府計劃今年將投放1000輛新能源汽車。為了給這些電動車一個成熟的使用環境,嘉定汽車城各項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開展中。
此前有報道稱,到4月中旬,這一區域將完成100個左右的充電樁,年內將在嘉定的小區、單位、銀行、酒店、軌交附近的停車場等地建起800~1000個充電樁;同時,中國電網、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能源企業也已加入建設,計劃年底將在示范區內建成6個充電站。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