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建議三峽庫區生態移民500萬

發布時間:2009年9月13日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建議國家有關部門著手研究三峽庫區生態性移民的可行性和實施方案,爭取再用10年時間完成500萬生態性移民。”原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鑒明,在9月8日-10日于重慶舉行的第11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的這番發言,引起廣泛矚目。

  金鑒明稱,在三峽庫區目前的人口背景下,“實施大規模的生態移民,可以大幅度減少人類活動對庫區生態環境的干涉”。

  在120萬工程移民完成后,三峽庫區進入可持續發展階段的后三峽時期。據公開的消息,重慶市計劃在四年內,完成庫區10萬人左右的生態移民。在重慶庫區的部分區縣,巫山、奉節、巫溪、云陽等地,生態移民的前期工作——身份登記已在開展。

  但三峽庫區一位政府官員表示,生態移民數量大、政策不配套、補助標準低,都將加大這一工作的難度。

  生態移民進行時

  對庫區進行生態移民的呼聲,由來已久。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移民管理咨詢中心處長梁福慶在2007年中國科協年會上就建議,在三峽工程移民120萬人基礎上,為確保三峽水庫水資源環境和流域水土環境安全,應該再實施生態移民20萬人。

  重慶方面也在高度關注這一問題。據重慶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院2007年8月完成的一份政府決策參考課題《推動三峽重慶庫區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稱,三峽重慶庫區人口問題已成為制約庫區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成為影響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

  這個課題組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庫區人口總量呈增長趨勢。1992年,三峽重慶庫區總人口為1623.72萬人(含主城六區),2005年該區域總人口上升為1793.56萬人,凈增人口169.84萬人,同時三峽重慶庫區人口平均密度為396人/平方公里,比全國人口平均密度高3倍多。

  課題組預測,未來10-20年時間,庫區人口總量仍然會持續增長,與區域自然資源環境、經濟發展對其承載容量的矛盾將更加突出。

  重慶市政府在2007年制定了《渝東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渝東北即是指庫區部分。重慶市政府出于庫區特殊的生態保護要求,提出2007年起到2020年,從這一區域累計轉移人口230萬人。

  為促成這一規劃,重慶市政府制定了“一圈兩翼”策略,即通過加快“一圈”(主城區)的發展,發揮大城市輻射帶動力,吸納“兩翼”,渝東南和渝東北剩余勞動力人口。 

  不過,這種轉移無論在搬遷方式、實施主體和安置方式上都有別于三峽水庫工程移民。政府希望是以梯度轉移,以市場化為導向,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和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相結合。

  “這個思路當時有一些爭議。”三峽問題專家、重慶大學教授雷亨順稱,因為最先轉移的,肯定是條件、素質都較優越的群體,這將影響庫區的發展。

  到2008年,重慶政府思路已有所調整,即政府倡導四十個區縣都做“小老虎”,依靠小城鎮發展,就近吸引人口。

  雷亨順介紹,重慶庫區現在開展的生態移民,是庫區人口轉移的渠道之一,主要針對庫區的高山居民,他們人均收入較低、居住分散,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困難,且成本高。另外,這些山區的農村,還存在與野生動物和諧共處的問題,庫區相當部分野生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更重要的是,這些在山區耕作的人群,亦加重著庫區環境的壓力。

  這部分人口的遷移,是由政府主導的。“而除此之外,金鑒明所提的500萬人口遷移,如無大規模資金,是很難操作的,目前地方政府更多還是市場化途徑,如吸引農村農動力轉移來進行。”西南大學教授、重慶政府參事邱道持說。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平市| 阳城县| 元谋县| 盐源县| 柞水县| 屯留县| 龙游县| 榆林市| 深水埗区| 河北区| 屏东县| 来凤县| 甘孜县| 桃源县| 南康市| 临澧县| 九龙县| 临武县| 永城市| 栖霞市| 南充市| 石台县| 墨江| 亳州市| 友谊县| 定边县| 江陵县| 渑池县| 平果县| 融水| 边坝县| 余庆县| 淮南市| 弥渡县| 沙田区| 兴和县| 衡南县| 通海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东莞市| 凤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