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近日來,海南中航特玻公司董事長韓平元感到很欣慰:繼與海南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攜手打造以硅基原料為基礎的海南新興產業集群后,又一家清潔能源發電企業漢能控股集團落戶海口綜合保稅區新區,與中航特玻形成新的上下游企業。
近兩年,隨著東軟、英利、中航特玻、惠普、靈獅、漢能等國內外巨頭相繼進駐,海南高新技術產業正在強勢崛起。這些企業將在太陽能、電子信息、創意、純電動汽車、游艇及其配套等產業繪就藍圖、大顯身手,為海南探索了一條具有海南特色和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之路,也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
一家企業:從沒有信心到堅定選擇
極少有人知道,當初漢能集團差一點就打了退堂鼓。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發電企業,漢能集團近年來逐漸從水電、風電涉足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產業,并成立新能源研究院,進行燃料電池和泛流儲能電池研究。今年初,省工信廳向漢能集團發出邀約。自3月以來,漢能集團馬不停蹄對海口、洋浦、澄邁、定安、瓊海進行多次考察。
然而洽談了9個月,漢能集團始終下不了決心,最大的障礙就在于地價。就在猶豫不決之時,省市兩級政府相互配合,給予漢能集團最有力的支持。海口市市長徐唐先率隊考察漢能集團后當即拍板,將海口綜合保稅區新區最好的地塊以優惠價格提供給漢能;省政府也將配套一系列支持政策,在土地、融資、政策支持等方面積極提供服務。
讓漢能集團料想不到的是,海南基地距離馬村港僅2公里,與玻璃供應商中航特玻也僅一墻之隔。這意味著將實現玻璃到太陽能電池的直接進廠,雙方同時省下了高昂的進出島物流成本。“物流成本比四川雙流項目每年節省了1億多元。”漢能集團有關負責人認為,目前在漢能的全國四大基地當中,海南基地的條件最優,政府的熱心支持更加堅定了漢能在海南投資的信心。
10月13日,漢能集團分別與省政府和海口市政府簽約,其光伏產業研發制造基地正式落戶海口綜合保稅區新區,成為海南新興產業集群的一支勁旅。未來5年,漢能集團將在海南投資175億元,建設1000兆瓦薄膜太陽能電池、100兆瓦太陽能示范電站、清潔能源研發中心和技術培訓中心等四大項目。此前,2009年起,英利集團已進軍海南,計劃投資150多億元建設太陽能電池和磁懸浮飛輪儲能項目以及相關配套項目。
一個方向:尋找海南特色和比較優勢
這些大企業之所以垂青海南,一方面基于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在政策上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另一方面也說明經過多年的發展,海南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那么,哪些產業更加充分發揮海南特色和比較優勢?
據介紹,海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瞄準的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深度結合的國家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包括物聯網、新能源與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生物、微電子、新材料與新型顯示、軟件與服務外包、工業設計與文化創意,最終形成戰略性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