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家紡織品環保建筑產業基地日前在板芙鎮揭開神秘面紗。與別的工廠的建筑不同,該基地作為思宏集團在中國的新總部,其整個設計與規劃都貫徹綠色環保與人文關懷的全新模式。
思宏環保城只是中山環保建筑的一個縮影。中山從2005年起推廣環保建筑。不少品牌開發商已開始了對環保建筑的探索和追求,并關注產品附加值的投入,從而涌現了一批節能建筑示范工程:順景新一居三期工程榮獲全省第一個建筑節能示范小區,頤和山莊榮獲國家康居示范小區,萬科城市風景小區綠色建筑示范小區……
環保建筑,是什么樣?
在低碳經濟還沒有提出之前,建筑節能已經成為節能減排的重點對象,因為住建部有一組數據表明,建筑耗能已占到我國總能耗的40%。很顯然,倘若房屋建筑物的能耗不能有效降下來,要切實履行中國向世界作出的承諾是有很大難度的。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與設備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個生命周期內,減少石化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最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簡單來說,就是在建造房子的各個環節,都使用環保材料。大到社區中鋪設的園林小品,小到墻面油漆、固定門鎖的螺絲釘,全部選用生態、可再生材料。
在國內,萬科率先進行低碳建筑嘗試。萬科所進駐的大梅沙總部,就是耗時三年、投入巨資建設的綠色節能基地,全部建筑材料采用綠色建材,相對同類型建筑節能75%。地磚是蜂巢式設計,雨水可以通過地磚滲透到地下廢水回收系統;每個方向的墻面都經過年度太陽能采集量計算,控制百葉的開關和角度,以保證采光和溫度。王石多次描繪,“五年后,萬科全部實現住宅產業化,本身的節能以及帶動行業內的節能可以達到10%。其中,節約的能源相當于48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相當于20萬戶水的用量,同時節約木材相當于2000公頃樹木。”
思宏環保城建筑面積約7萬平方米,花了三年時間興建,投入大量的時間和資源來尋找最佳節能措施,節約用水和能源,使用無毒材料,減少浪費。思宏集團主席蕭玉妍表示,思宏時裝(中山)有限公司作為思宏集團在中國的新總部,綠色環保是新工廠規劃與建設中堅持最基本的理念。廠房的綠色環保新概念,不僅符合中山市人文居住環境,也體現出思宏集團在設計新廠房時出自于對員工的關愛與環境保護的意識。新工廠建設規劃中包括如下方面:生產中心具有多種品種生產設施;優質整齊的職員及員工宿舍,專門設立了為高級職員和客人準備的酒店式公寓,完善的娛樂休閑空間。
看似一座城堡的思宏環保城就如一個“節能先鋒”。蕭玉妍說,環保城使用低揮發性有機復合材料,如油漆、地板和家具,充分改善室內環境空氣質量;采用水儲冷空調系統;采用污水處理設備(可循環利用廢水);實用發電機(煤和柴兩用供應成衣生產試用,能源回收利用與宿舍);大量使用節能燈設備等。蕭玉妍表示,綠色環保總部投入使用,將會把新總部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統一,發揮最大效能,提高思宏集團的競爭力和保持環保的最佳結合點。
“環保城的建設,有助于改善工作條件,降低風險,最大程度減少對當地環境和社會的影響;環保工藝在該新總部建造上充分運用,環保功能與藝術效果巧妙結合,達到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相互支撐與共同優化。”蕭玉妍說。
中山建筑有強制性節能標準
中山市住建局設計科技科副科長劉軍表示,在建筑的節能環保上,他們2005年9月就成立了節能領導小組,全面負責中山建筑節能有關工作。據了解,國家提出的十一五節能目標,是到201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單位能耗要降低20%,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實現節能50%。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中山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嚴格執行現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新建建筑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比例達到100%,新建建筑在施工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的比例要達到85%以上。
在實際環保建筑的推廣中,劉軍介紹,中山對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嚴格執行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各有關單位做好建筑節能設計、施工圖審查、施工、監理及質量監督工作。按照國家的有關要求,住建局嚴格規定工程建設設計方案和初步設計階段必須有節能專篇,制定了統一的節能專篇要求,對不符合節能標準的項目,不批準其建設。同時建立了建筑節能設計施工圖審查制度,強化了對建筑節能的把關,執行一票否決制定,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發給審查合格書,要求對合格的項目審查機構應將節能審查意見報建設局進行告知性備案。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對不按節能標準要求施工的,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備案,并責令其按有關要求進行整改。
今年9月,市住建局組織人員對10項公共建筑和8項居住建筑的建筑節能設計和圖審進行了抽查,并對這些工程項目進行了現場抽查。抽查結果顯示,評價為 “好”的項目有8個,占總數的44.4%;評價為“中”的項目有8個,占總數的44.4%;評價為“差”的項目有2個,占總數的11.1%。住建局對審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通報,要求各單位進行了整改。目前,中山新建建筑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條文設計階段達到了100%,施工階段達到了90%。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達到100%
全面禁用粘土磚推廣環保建筑材料
環保建筑體現在多個方面。在建筑設計上,通風采光條件好的戶型對能源使用會相對減少;在建筑材料上,多選用能耗較少的材料,例如木材,比鋼材生產的過程更能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在小區綠化上,不能片面追求綠化效果,還應選擇吸附二氧化碳能力較強的喬木、灌木和自然生態綠化;在車庫建設上,陽光車庫比純地下車庫更節能;在節水設施上,小區雨水收集系統可以基本滿足小區水景和綠化用水……為了推進低碳城市建設,中山加大了環保建筑材料的推廣。首先在建筑材料上,墻材革新工作從2003年7月起在中心城區實施,2004年7月向所有鎮、區全面推進,對紅磚實施“限制使用”和“禁止使用”分階段推進的戰略。在2003-2009年的限制使用階段中,提高新墻材產品質量,加強新墻材使用環節培訓,理順新墻材的供求關系等一系列工作,從轉變依賴傳統紅磚的觀念,培育完全代替紅磚的產品、提高新墻材使用質量等方面下功夫。2009年12月,市政府頒布《關于禁止使用燒結粘土磚的通告》,2010年3月起全面禁止生產、經營和使用紅磚。至今年8月30日,對全市現存31家粘土磚廠全部爆破拆除。劉軍告訴記者,經過七年的努力,全市建設工程使用新墻材的比例達到93%,發展新墻材生產企業35家。生產新墻材28.7億塊標磚,累計節約和保護耕地4743畝,節約標煤18.34萬噸,利用工業廢渣41萬噸,減少廢氣排放4600噸,取得了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