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半年,內蒙古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繼續保持雙下降。
2009年,內蒙古制定了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審查的規定,提出了審查“十要點”。目前,已對35個自治區級以上工業園區和交通行業發展規劃進行了環評。同時,出臺了有利于減排的經濟政策,對安裝脫硫設施的燃煤電廠,提高上網電價0.015元;對未上脫硫設施和脫硫設施驗收不合格的發電機組,限制發電小時。這些措施解決了元寶山發電廠、豐鎮發電廠、通遼發電總廠和達旗發電廠4家電廠脫硫老大難問題,目前,脫硫工程已全部實施。另外,加大了非電行業二氧化硫排放量較大的焦化、鋼鐵、有色等行業煙氣脫硫設施的建設力度,取消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優惠電價,并提高用電價格;調整二氧化硫排污費征收標準。
在管網建設上,內蒙古自治區出臺了“以獎代投”的政策,強力推進了城鎮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建設。同時,提高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收費標準,每噸污水處理費財政補貼0.1元;減半收取污水處理項目的前期建設費用;污水處理廠用電參照工業用電價格執行等政策。
通過實施一系列有效措施,內蒙古污染物減排取得了顯著成效,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今年上半年,電廠脫硫設施的投運率、脫硫效率分別都達到85%以上,均位于全國前列。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普遍提高,全區15個監測城市中空氣質量為良好的占80%,9個可比城市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較上年同期平均增加9.8天。重點流域水質繼續改善,重點監測的38條河流60個斷面中,水質為Ⅲ類以上的斷面有41個,占68.3%。目前松花江流域內蒙古段水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監測的12個斷面,水質為優的6個,良好的6個。近期,環境保護部流域考核認定,內蒙古自治區黃河、遼河、海河流域的23個國控斷面Ⅱ、Ⅲ類水質斷面由2006年的8個上升到2008年的12個,平均提高22%。全區重點流域水質趨于改善,河流水質明顯好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