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獲悉,浦發銀行上海分行截至目前已經為上海多達近30家合同能源管理企業提供了約1.6億元人民幣的貸款。而競爭對手所做的同類業務,還沒有一家銀行超過3戶合同能源管理企業。
合同能源管理,在國外簡稱EPC,在國內廣泛地被稱為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是1970年代在西方發達國家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基于市場運作的節能新機制。合同能源管理本身是一種服務。企業為客戶提供包括能源審計、項目設計、項目融資、設備采購、工程施工、設備安裝調試、人員培訓、節能量確認和保證等在內的一整套節能服務,并從客戶進行節能改造后獲得的節能效益中收回投資和取得利潤。
“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合同能源管理企業的發展可謂正逢其時。上海現在通過政府備案的合同能源企業就有160多家,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雌饋淼拇_是一個非常好的行業,但和一般科技型企業遇到同樣的發展瓶頸:輕資產,沒有抵押物,只有技術缺少資金。
浦發銀行上海分行在做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過程中,發現了這一具有巨大成長性的行業,最早實現破冰。不過一年多以前的光景卻是“企業等擔保等到心焦”。擔保資源有限,銀行的小企業金融服務也正在拓展業務,一拍即合。做第一筆的時候十分慎重,浦發請來了專家審貸,通過對國家政策的把握和專家的意見,“感覺大方向沒有問題,風險可控”。浦發上海分行中小企業業務經營中心的負責人說,“唯一的缺點是此類企業的規模都很小。”
“破冰”的關鍵在于創新,浦發特色的合同能源管理企業金融服務有3個特征:一是控制時限,1年到3年;二是無抵押;三是專家審貸。但是獨門武器是“未來收益權質押”。也就是說,節能服務公司負責與用能單位進行技術和商務談判,最終與用能單位簽署標準商業合同,并同銀行簽訂未來收益權質押合同等格式化的合同,同時承諾資金監管賬戶收入優先用于還款。這種貸款的信用特征十分明顯,完全有別于傳統。
合同能源管理企業的收款方式比較特別,必須在項目開始見效益后才有分成的可能。因此,如果一家企業有基本的技術能力,已經完成一個項目,那么在浦發獲得貸款的可能性就很高。因為企業可以用前一個項目不斷產生的現金流來還款。比如,現有的在做的大型企業節能項目,最高時限達到了15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