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預計在'十二五’規劃中,節能減排將成為其中的重點,而且會有更加強制性的約束”。昨日,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在第三屆成都金融街發展高峰論壇上,以“人類的低碳需求與市場的低碳需求”為主題的演講中作出上述表示。他稱,目前全球經濟不僅面臨經濟危機,也面臨著環境危機和能源危機,而一場金融綠色革命,低碳經濟、文化交易、商業地產等都是新的經濟發展點。
實現低碳困難重重
“我們為什么低碳?人類需要低碳嗎?”,樊綱講到,“當然需要,因為地球在變暖,盡管科學界有很多爭議,認為全球變暖是不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但是經濟學做了一些研究,其中重要的研究達成一個基本共識,就是我們現在做事要付出、要花錢、要低碳經濟。”
“低碳這個事情和其他許多事情一個重要的差別在于,低碳的真正受益者還不存在”,樊綱指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受益者是我們子孫后代。然而問題就在這里——受益者不是我們,因此目前很多人就不愿意買單,而愿不愿意花錢就成了低碳發展重要的一點。而就目前來看,第一世界各國真正克服各種利益障礙,在各種利益中真正能為此做實事的規模非常小,各國想通過一些法案、法律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來推進低碳生活,讓人們拿出更多的錢來實現低碳,但是這些法規難以通過。美國想通過一個新的全國性的綠色法案遲遲還沒有通過,哥本哈根會議以后提交了一個新的法案,被國會所否定。各國包括澳大利亞的總理因為這個下臺等等,現在有巨大的利益障礙阻礙著這件事的發展。”
或推動經濟發展
據悉,對于在國內征收碳排放稅的問題,國內有專家建議先進行志愿交易,然后才進行大規模的普及。對此,樊綱駁斥到:“如果沒有強制性、懲罰性的制度,人們還可以繼續根據自己的意愿來排碳的話,就很難形成交易。我個人懷疑志愿交易。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怎么減排?我們要不要做作出強制性規定?我們要怎么參與其中?”
樊綱繼續介紹到,從國內發展和國際的發展來看,盡管目前提倡發展碳交易,發展綠色金融緩慢一點,但在下一個發展階段,比如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會將碳排放提上日程。而其他方面節能減碳會有更加強制性的約束,因此綠色交易有發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樊綱認為節能減排不僅包括碳減排,更包括其他污染排放,如二氧化硫排放等,這些排放不僅是拿到排放權的問題,而且涉及到排放的技術進步,因此里面的投資機會肯定會越來越多。“包括風險投資,包括各種項目的投資,我相信應該會有發展機會”,樊綱講到,“因為從長期來講,低碳一定是一個發展方向,只是現在市場方還不太確定這個事會發展多快。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怎么積極推動這件事情的發展,怎么能夠使我們的發展要有持續性,而且要對人類發展作出貢獻,這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而且現在從全球觀察思考這塊經濟的發展趨勢。”
事實上,節能減排作為新興能源的一部分,已經被許多國家視為經濟的新增長點,如奧巴馬的財政刺激計劃40%和低碳相關,日本的財政刺激計劃60%與低碳有關。“但問題是現在有些國家看到這里面矛盾重重,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反倒把錢花在其他地方,有關立法也似乎放慢了腳步”,樊綱講到,“因此我在這里只是想說從人類需要的角度出發,需要我們全人類作出更多的事情,克服更多利益障礙,解決各種利益矛盾才能使們經濟獲得更大發展,這個新的領域、新的產業成為推動人類新的經濟增長點,使人類經濟進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