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臺北國際光電周在6月9~11日登場,這次「太陽光電」為4大展出主題之一,內容包括太陽能產業最新設備、材料、零組件,可望受惠采購商機,加上6月1日Apple發布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出采用太陽能電池的iPhone、iPad、iPod專利申請文件,未來可能在觸控面板之下安裝太陽能電池。基于厚度考慮,薄膜太陽能電池最可能被Apple采用,但如何提高目前僅6~10%的轉換率,是裝載最大考驗。雖然太陽能電池未應用在第4代 iPhone,卻已成功重燃太陽能產業新應用題材想象力。
德國延后降補貼 臺廠吃定心丸
過去德國的太陽能裝置需求占全球約4成,居第一,原本預計在今年7月起調降新安裝太陽能屋頂補助16%,9月1日則調降地面型的補助電價買回費率15%,造成今年Q2臺灣太陽能族群股價出現一波修正,隨著補貼期限將至,終端廠商加速裝機,反而帶動臺灣6吋太陽能硅晶圓報價,從今年初每片 3.1~3.2美元,漲到6月初每片約3.5~3.6美元,漲幅約15%。
德國擔心刪減補貼后會引發東部太陽能廠倒閉潮,6月5日德國上議院駁回下議院調降太陽能收購補貼案(FIT),目前進入調解委員會程序,最終延后實施的可能性高,也讓臺灣太陽能硅晶圓廠對Q3景氣吃下定心丸,但下半年有新產能開出,Q4維持報價仍有不小挑戰。
中美晶3大產品接單滿載
臺灣太陽能硅晶圓龍頭中美晶(5483),3大產品線中,太陽能硅晶圓占營收約77%,半導體硅晶圓占營收約15%、LED藍寶石基板占營收約2%。今年Q1合并毛利率13.9%,位居同族群之冠,Q1 EPS 1元,季增5%。目前各產品產能滿載,5月合并營收16.93億元,月增2.3%,連續4個月創歷史新高,預估Q2合并營收季增16%。太陽能硅晶圓預計今年8月擴產至年產能800MW,由于生產成本較低,陸續接獲日本及意大利轉單,Q3報價調漲5%,產能也全數賣出,業績能見度高。
中美晶的半導體硅晶圓在2008年4月并購美國Globitech(GL)后,成為全球6吋以下晶圓龍頭,客戶包括TI、 Motorola等大廠,預估今年GL貢獻獲利達1000萬美元;藍寶石基板以2吋切片為主,預計今年Q4月產能擴充到10萬片,主要客戶為晶電及璨圓,目前市場吃緊,Q3報價可望再調漲超過1成,也具題材性。預估今年EPS 4元,年增1.5倍,本波股價跌到最低61元后展開反彈,值得留意。
綠能產能大擴充 年底挑戰1GW
進軍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綠能(3519),大同集團的尚志(3579)持股34.3%,今年Q1 EPS 1.25元,季增1.1倍,目前產能僅能滿足5成訂單,外包部分切晶產能給旺硅(6223)等廠商,5月營收12.17億,連續3個月創新高,預估Q2營收季增10%,預計Q2太陽能硅晶圓擴充到年產能600MW,年底則挑戰1GW,山東濰坊的切片廠在今年4月開始獲利,目前產能140MW,預計7、8月擴充至700~800MW。
綠能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在今年Q2開始出貨,目前年產能30MW,但單月出貨量低于2MW,加上每季須提列折舊費用1億元,預估今年該產品仍處于虧損狀態,6月5日董事會通過現金增資方式發行GDR案,預計額度約3.6~4.4萬張,用于擴充產能,預估今年EPS 4.5元,年增5.3倍,搭上Apple新應用題材。
合晶具轉機 轉型半導體硅晶圓
合晶(6182)在去年Q2起持續降低太陽能占營收比重,目前半導體硅晶圓占營收約9成,去年全球市占約1.2%,排名第7,今年預計將月產能擴充到60萬片,主攻6~8吋市場;太陽能硅晶圓占營收約1成,透過轉投資持股20%的Solargiga運作,預估今年底產能擴充至600MW,合晶今年Q1 EPS 0.34元,季增78%,5月營收3.92億,月增12%,預估Q2營收季增18%。
合晶的2吋LED藍寶石基板月產能10萬片,具備長晶能力,但良率不足,占營收比重約3%,雖然下半年半導體硅晶圓訂單能見度高,但轉型之后,業績爆發力將相對受限,預估今年EPS 2元,業績具轉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