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中行大廈的節能改造方案也已確定,即將動工。張建全表示,剩下的61棟建筑也將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爭取3年內全部完成改造。據預測,改造總面積約16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可節省25.73公斤標煤,節能總量達每年4.15萬噸標煤。
“合同能源管理比較常見于企業生產、城市衛生等方面的節能改造,將其運用于建筑節能領域,廈門在全國還是走在前。”張建全如是說。
新挑戰,從50%提高到65%
降低既有建筑能耗的同時,對新建建筑嚴格實施建筑節能。
2005年起,廈門新建建筑制定了從設計、施工、監督到驗收等環節的全過程監管制度,新建建筑全部能達到住建部50%的建筑節能標準。據統計,2008-2010三年間,廈門新建建筑2509.8萬平方米,減碳量達22.77萬噸。
“節能50%,這是與上世紀80年代模擬建筑比較而言的,比如說,新建的房子要自保溫,夏天開空調時盡可能不讓冷氣透過墻體傳出去。”張建全說。
根據《福建省建筑節能“十二五”專項規劃》,廈門和福州將率先開展節能率65%的工程示范。從50%到65%,意味著什么?廈門如何才能完成目標?
“節能率65%,可以說是現階段的一個極限。”張建全說,原材料、建筑設計、暖通設備等方面,都必須采用最先進的技術,才可能達到這樣的效果。
去年開工建設的同安新城-金帝中洲濱海城,是我省首個以國家三星級綠色建筑標準建造的項目。“實際上,達到‘三星級’,就達到了65%的節能要求。”張建全介紹,住建部依照《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從節地、節能、節水、節材、室內環境、運營管理6大方面共76項指標逐項考核,“三星級”至少要滿足其中的62項。
據了解,金帝中洲濱海城的立面全為干掛石材,玻璃全為中空玻璃,社區路面全部鋪設透水磚;制作了中水和雨水的采集排放系統,將生活污水二次處理后再利用于室內沖廁和室外綠化;路燈全是LED燈,還設計了風能和光能的互補系統。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