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污染減排工程
明年,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22萬噸/日
在節能的同時,還將推進污染減排工程。根據規劃,近兩年將完成濱河、羅芳2座污水處理廠改造,建成光明、橫嶺二期、南山二期、沙田等一批污水處理廠,到2012年,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到422萬噸/日。此外,將新增800公里污水主干管道和500公里排水支管,屆時福田、南山、羅湖、鹽田基本實現雨污分流。
另外,作為一個亮點,實施意見特別提出突出區域特色,而且根據各區的發展特點,將在全市打造七大循環經濟特色區。屆時,循環經濟在各區將有所重點地“開花”。
福田區將被打造為以總部經濟和高端產業為核心的生態城區,以深圳中央商務區和環CBD高端產業帶為平臺,推動總部經濟集聚和產業高端化發展;
羅湖區將被打造為以高端服務業和都市工業為核心的生態城區,打造以金融、商貿、物流、餐飲、旅游、文化和新型服務業為主體的生態化的高端服務業體系;
南山區將被打造為循環經濟技術研發、應用基地和高效能源服務基地,依托高新技術園區的技術研發以及月亮灣循環經濟產業園已有的發展基礎,推進循環經濟技術及其應用實施;
鹽田區將被打造為以綠色物流、生態旅游為支撐的循環經濟生態城區,實現創建國家生態區、水環境綜合治理示范區和節能環保示范區的目標;
寶安區將被打造為圍繞先進制造業拓展的靜脈產業、綠色物流和循環型社會示范區,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和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發展;
龍崗區(含坪山新區)將被打造為圍繞先進制造業拓展的靜脈產業和清潔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大力發展以核電、光電等為主的清潔能源和以垃圾發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體系,并以比亞迪股份公司和五洲龍汽車公司為依托,推進混合動力、電動汽車等清潔汽車產業發展;
光明新區則將被打造為高起點建設綜合性的循環經濟示范城區,以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建筑示范區為契機,將循環經濟理念、技術和措施融入區域發展建設之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