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商機帶來競爭:膜企正在拉滿弓
中國龐大的水務市場給膜企業帶來商機的同時,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行業內競爭對手不斷涌現。僅2010年,行業內就出現了數十家新的膜企業,由于中國具備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研發和生產成本都相對較低,國內膜產品的價格優勢不容忽視,國內膜生產企業的優勢也在不斷增強。當然,進入膜領域歷史較長的公司有自己的優勢,公司產品的開發和應用經歷了長時間的考驗。比如有的老牌企業,在凈水工藝、污水處理、廢水回用等應用領域,在國內外擁有眾多實際運行業績,基于這些業績而獲得豐富經驗,形成了完善的設計咨詢、售后服務等技術支援體系,這都是企業具備的發展優勢。
對于MBR市場領域碧水源的競爭對手,何愿平并不諱言,他說,第一個是GE和它的代理企業,第二個是西門子,第三是諾衛(聯合環保)。他認為,碧水源最核心的優勢首先是價格上的優勢;其次是能夠提供全程的服務,從設計開始直到建成及后期的運營指導;第三,對中國的情況更了解,投資、運營成本做到更低。他強調,運營成本高或低跟工程經驗和運行經驗有關系,碧水源已經摸索了一整套的經驗。
近年來在市政污水和工業廢水領域,一部分規模較大的項目仍然采用了國外廠家的膜產品。針對國外產品價格過高的觀點,張艱表示,雖然國外產品價格總體相對較高,但是業主在選擇產品時,不能僅考慮膜產品的價格,更應對產品壽命、廠商技術和既有業績進行綜合考慮。對于旭化成集團來說,目前主要的競爭對手仍是GE、西門子、碧水源、美能等膜行業內的傳統品牌企業。2010年旭化成集團以“國際化業務的擴大”為兩大戰略支柱之一。在中國,將加強在中國的市場營銷活動,發揮旭化成集團的優勢,繼續推進業務和營銷方式本地化,并與當地公司緊密合作,加大開拓中國市場的力度。
MBR:要熱度,不要發燒
了解一項技術不僅要了解其優點,更要了解其缺點及客觀條件對它的限制。
任何一個新事物的發展,必然會經歷失敗,失敗過程的累積就成了經驗,MBR也不例外。對于MBR,碧水源認為最大的問題在于電耗。何愿平對中國水網記者說,MBR因為是新技術,過去在其推廣應用方面,碧水源也經歷了很多困難。現在最主要的問題還是運行過程中間,怎樣做才更節能,目前處理每噸污水,MBR技術要比傳統工藝高0.1度電,碧水源在想各種節能辦法提高效率。他同時認為,不存在完美無缺的技術,MBR也不能包打天下。比方在很多地廣人稀的地方,自然環境還有自凈功能,就不一定要用MBR,用傳統技術就挺好。在這方面,國外也不是一刀切,如果一個地方納污能力足夠,比如二級處理就可以了,就沒必要用MBR。也有業內人士認可,MBR技術的運行成本高主要是電耗高,不過他認為,MBR處理單耗都在1度電以上。
談到MBR技術與其他工藝孰優孰劣,張艱認為,以活性污泥法為例,該方法在國際上已經有100多年的應用,相對更為成熟,國外采用的也更多;相對的,MBR技術在國外采用的相對較少,且多為規模較小的項目。MBR技術本身是生物法和膜的結合,生物法本身已經成熟,由此MBR技術的問題就集中在膜上。膜材料的耐用性、抗污染性仍有較大的提高空間,相信經過一段時間廠家的開發、市場的檢驗和經驗的積累,MBR技術的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
的確,從出水回用的價值而言,MBR技術只有在占地空間有限,而出水水質要求極高的場合適用的意義更大,這樣也發揮了其獨有的特點。另外,MBR技術還沒有像傳統的活性污泥法那樣大規模的、長時間的應用,在我國,10萬噸級的MBR污水處理廠也是最近幾年的產物,行業對于MBR在大規模污水處理廠的應用經驗還不充足,相關的技術風險也需要深入評估。同時,MBR的投資不會像傳統污水處理廠那樣有規模效益,要想處理更多的污水需要更多的膜組件,投資和處理水量幾乎是線形的關系。而且,MBR技術的電耗高,也是人們對它尚有疑慮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