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編制的《福建省建筑節能“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在廈門開展低碳城市建設試點和碳減排量交易試點,福州和廈門率先開展節能率65%的工程示范。
其實,在2009年底,廈門就出臺了低碳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更為具體的城市交通、建筑、生產領域的低碳規劃,也于去年相繼問世。
先墊資,省下的錢再補償
2008年,廈門著手對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進行能耗統計,并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2009年,確定了各類型建筑用能限額標準,比如,大型政府辦公建筑的基線值為每平方米30公斤標煤,大型商場為每平方米60公斤標煤。
“高于基線值卻沒超過每平方米5公斤標煤的建筑,主要通過節能運行管理來降低能耗;超過基線值每平方米5公斤標煤,就需要進行改造。”廈門市建筑節能辦主任張建全介紹,當時廈門264棟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中,21棟需要加強節能運行管理,63棟需要改造。
改造遇到資金困難,怎么辦?“我們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降低能耗,最好的辦法就是走‘合同能源管理’這條路,即與節能改造服務公司合作,改造費用由它先墊付,改造后每年省下的資金,對服務公司進行補償。
去年10月,天虹商場與深圳建科院簽訂合同能源管理改造協議,由深圳建科院投資300萬元,對天虹商場大西洋店的空調、照明系統進行能耗改造。今年1月,該項目改造完成,預計每年將減少200萬千瓦時電耗、節省160萬元。根據協議,前三年省下來的資金,作為深圳建科院的成本和盈利,三年后節能改造設備全權移交給天虹商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