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擁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及硅礦質資源,同時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強,具備發展壯大新能源產業的顯著優勢。近年來,泉州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迅速,并具備相當的發展潛力。
有關方面表示,將通過扶持培育發展,使泉州市新能源產業鏈得到延伸壯大,大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一批新能源產業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成特色鮮明、重點突出的專業園區,形成在國際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力爭到2012年,泉州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150億元以上,培育扶持壯大一批新能源骨干企業,形成1-2家年產值50億元以上企業,3-5家年產值10億元以上企業。
□ 現狀
盡管泉州新能源產業目前存在基礎薄弱、企業規模小等軟肋,但2009年,全市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約20億元,在光電、風電、生物能源和動力電池上,泉州眾多企業已經開始發力,向全國第一甚至全球第一的目標發起沖刺。
籌建太陽能發電站
自2005年以來,泉州市的光電產業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初步形成了太陽能光伏產業、半導體照明等光電產業布局,產業鏈涵蓋最上游的硅冶煉、硅提純、拉單晶、鑄硅錠,到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發電,再到LED、光電應用等下游電子信息應用。
南安三晶陽光電力有限公司完成25MW太陽能電池示范生產線建設,成為福建省第一條最為完整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產業鏈;福建鈞石能源有限公司太陽能電池產能已達到150MW,成為全球第二、全國第一的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
泉州太陽能發電站正在籌建,惠安綠谷金太陽示范電廠項目、福建省泉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福建海西光伏發電系統獲首批金太陽示范工程補助。
七場址列入省級規劃
泉州市有7個風電場址列入省風電發展規劃,規劃總裝機容量59.2萬千瓦。其中包括晉江金井、惠安崇武、惠安赤湖、惠安小■、惠安外走馬埭海堤5個沿海陸上(含島嶼)候選風電場址,規劃總裝機容量13.2萬千瓦;崇武溪底、石獅祥芝2個近海海域候選風電場址,規劃總裝機容量46萬千瓦。
生物柴油年產13萬噸
生物能源產業將形成年產13萬噸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其中石獅華寶集團有限公司首期年產5萬噸生物柴油項目(規劃10萬噸/年)將于2010年建成投產,新世紀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萬噸生物柴油項目正在籌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