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萬家化工企業聚集長江畔 基層環保部門忍氣吞聲

發布時間:2009年12月19日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

  “環評腐敗”案件多發,上升明顯,已成為違紀違法案件易發多發的“高危地帶”


  中央出臺4萬億元經濟刺激方案時,不少擔憂和疑慮便隨之出現:短時間內大量建設項目被批準,環評會不會放松?這幾年環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會不會被沖擊掉?


  為了堵住一些地方放松環評審批管理的苗頭,2008年12月4日,承擔環保工作主責的環保部公布了《關于當前經濟形勢下做好環境影響評價審批工作的通知》,其目的就是要求環保工作一方面為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優質的服務;另一方面,絕不能降低環保要求。


  “這一年來,環保工作基本達到了這個目標。”一位環保部官員如是說。


  但是,基層環保部門在夾縫中生存的現狀依然沒有改變。環保專家、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說,概括一句話,就是基層環保在GDP面前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寧做惡人不做罪人


  在11月13日召開的“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第二次部門聯合信息發布會上,環保部環評司司長祝興祥表示,今年以來,環保部一方面對符合環保要求,涉及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后重建等有利于擴大內需的項目,特別是國家重點項目,開辟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綠色通道”,加快審批;另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兩高一資”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利用當前有利時機,通過環評審批,推動“兩高一資”行業污染減排和結構優化調整。


  據了解,今年以來,環保部共批復339個建設項目環評文件,涉及到的投資17210多億元;其中對47個項目不予批復、退回報告書或暫緩審批,涉及投資將近2000億元,其中鋼鐵、化工石化、有色、電力等行業項目數量占70%。


  而在此前,環保部已經明確要求,對2008年以來規模以上投資項目的環境保護有關情況進行全面排查,全面提高工程建設環境管理水平。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說,工程建設領域仍然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環境保護問題:“未批先建”等違法行為屢禁不止,規劃未依法進行環評即通過審批、環保資金使用不規范的現象仍然存在,個別地方將“保增長”片面理解為“保投資”,導致環保政策放松,監管措施軟化。對此,一定要科學分析、準確判斷,采取果斷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寧可現在做惡人,也絕不能將來做歷史的罪人”。


  吳曉青強調,環保部將以政府投資和使用國有資金項目特別是擴大內需項目為重點,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從強化環保工作角度出發,對2008年以來規模以上投資項目的環境保護有關情況進行全面排查。


  而2009年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確立的一系列環保工作目標,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列為主攻方向的污染減排已經取得了明顯效果。2009年上半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情況的考核工作結果表明,今年上半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657.6萬噸,二氧化硫排放總量1147.8萬噸,與2008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2.46%和5.40%,污染減排繼續保持雙下降的良好態勢。


  遏制“環評腐敗”


  環評審批,是目前環保部門手中握有的最大權力。但如何用好用實這一權力,社會各方對環保部門期望頗大。


  今年10月1日,在環保人士和公眾歷經數載的期待之后,《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正式開始實施。規劃環評不同于建設項目環評,環評規劃的主體是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評價對象主要是政府職能部門制訂的各種規劃方案。


  有關專家指出,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之后,環保部門開始意識到,正是由于過去一些不合理規劃導致了區域、流域、海域間工業、農業、畜牧業、能源等布局欠妥,造成了重大環境隱患。


  數據顯示,全國2萬多家化工企業中,位于長江沿岸的有近萬家,黃河沿岸的約3800家。一旦出現生產事故,就有可能引發重大水污染事件。而我國75家重點鋼鐵企業中,有26家建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34家建在百萬人口以上大城市。隨著城市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鋼鐵行業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必將越來越大。


  《條例》的通過,加大了環評的法律效力,為規劃環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據,利于在決策前端把好環境關。


  但也有專家指出,導致規劃布局不合理,火電、鋼鐵、造紙等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在某些地方集中,嚴重超出環境容量,其背后更主要的原因是利益驅動的部門和地方的“硬權力”。由于規劃環評更多觸及的是政府部門的利益,其難度可想而知。《條例》要想真正落實,恐怕還需要一個過程。能否達到其初衷,也有待于時間的考驗。


  規劃環評仍待考驗,而在實行多年的建設項目環評領域,情況也不容樂觀。


  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新、擴、改、遷的建設項目均需執行環境影響評價(以下簡稱“環評”)制度。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表)均要由具備相應資質的環評單位出具,而且必須經過環保部門審批。


  因此,環境影響評價行政管理人員成為建設單位、環評機構的“攻堅對象”。近些年“環評腐敗”案件多發,上升明顯,已成為違紀違法案件易發多發的“高危地帶”。據統計,2002年至2008年,全國涉及環評管理的違紀違法案件共70件,涉案人數72人,且都是部門以上領導,其中領導班子成員超過一半,達到43人。


  針對此,環保部已經實施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但有關專家指出,徹底打破環評領域的利益鏈條,從根本上遏制“環評腐敗”,還需要擴大環境信息的公開范圍以及保障公眾參與的權利。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明溪县| 汶上县| 利津县| 高唐县| 双流县| 黄陵县| 永泰县| 廉江市| 江安县| 高密市| 固镇县| 巍山| 密山市| 龙游县| 达孜县| 水富县| 新巴尔虎左旗| 平武县| 英超| 海南省| 隆德县| 渭南市| 阿坝县| 六枝特区| 澄城县| 稷山县| 汉川市| 措美县| 丰台区| 囊谦县| 宣武区| 开鲁县| 安国市| 贡山| 县级市| 榆中县| 武隆县| 济源市| 南江县| 五寨县|